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的实践途径探究
童家胜
湖北榕晟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如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还对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雾霾天气频发、酸雨危害加剧、臭氧层破坏等现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工程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学科领域,在大气污染防治中承担着关键责任。探究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的实践途径,对于有效治理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
1.1 对生态环境的益处
大气污染防治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可降低酸雨的发生频率,保护土壤、水体和植被。例如,酸雨会使土壤酸化,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和森林植被的生长;还会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通过大气污染防治,控制酸性污染物排放,能避免这些危害的发生。
1.2 促进经济发展
良好的大气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大气污染防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使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或转型,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例如,许多传统化工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不仅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同时,大气污染防治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环保设备制造、环境监测、污染治理服务等相关产业迅速崛起,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1.3 加强社会建设
大气污染防治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清新的空气和良好的大气环境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减少因大气污染引发的疾病,降低医疗负担,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当居民生活在空气质量优良的环境中,能够更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热情。同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推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这有助于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公众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2 环境工程在大气污染防治中面临的挑战
2.1 缺乏环保意识
部分企业和个人环保意识淡薄,对大气污染的危害认识不足。一些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忽视环保责任,在生产过程中违规排放废气,甚至偷排、漏排污染物。例如,部分小型工厂为节省污染治理成本,不安装或不使用废气处理设备,将未经处理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同时,一些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也缺乏环保行为,如随意焚烧垃圾、秸秆,使用高污染的燃油设备等,这些行为都加剧了大气污染。
2.2 技术与设备限制
当前环境工程在大气污染防治中面临技术和设备方面的限制。虽然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部分关键技术尚未突破的问题。例如,对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细颗粒物(PM2.5)等污染物的高效治理技术仍有待完善,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同时,一些先进的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价格昂贵,运行和维护成本高,许多企业和地区难以承担,导致设备普及率低。此外,现有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有待提高,部分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影响治理效果,制约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3 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策略
3.1 增强公众认知意识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是增强公众认知意识的关键。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播放环保公益广告、纪录片,宣传大气污染防治知识和政策;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地举办环保讲座、知识竞赛、主题展览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大气污染危害的认识和防治意识。同时,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组织环保志愿者团队开展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监督企业排污等活动,让公众亲身体验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培养公众的环保责任感。此外,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宣传环保先进个人和企业的事迹,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生活和生产方式,共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
3.2 发挥政府的作用
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和个人的环保责任和义务,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形成强有力的法律威慑。例如,对违规排放废气的企业依法进行罚款、停产整顿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措施,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同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建立统一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机制,共同应对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科研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能力和污染应急处理水平。
3.3 应用先进技术
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是提高治理效果的重要手段。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低成本的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例如,研发新型的废气净化催化剂,提高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推广应用先进的脱硫、脱硝、除尘技术,降低工业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同时,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应用。
3.4 完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机制是保障防治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完善大气环境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明确各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污染源动态管理数据库,对企业、机动车等污染源进行全面、准确的登记和管理,实时掌握污染源排放情况,为精准治理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建立环保、工信、交通、住建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和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合力。此外,建立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畅通公众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公众对大气污染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及时处理公众反映的问题,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 结论
大气污染防治是环境工程领域的重要任务,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社会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当前环境工程在大气污染防治中面临着缺乏环保意识、技术与设备限制等挑战,但通过增强公众认知意识、发挥政府的作用、应用先进技术、完善管理机制等实践途径,能够有效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工作。未来,还需持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研究和实践,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长效的大气污染防治机制,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红妍,丁志成.“双碳”时代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治理对策探讨[J].清洗世界,2024,40(08):94-96
[2]李凌洁,马先强,曲龙天.中度大气污染环境下的气象污染变化形势特征研究[J].清洗世界,2024,40(08):157-159.
[3]王仁为.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简析[J].生态与资源,2024,(07):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