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中工业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
申旌辉
身份证号码:410782198801230937
引言
工业污水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各种污染物的废水。这些污染物包括悬浮物、重金属、有机物、酸碱物质等,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人类健康。因此,研究工业污水处理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工业污水处理的必要性
1.1 改善水质,满足环保排放要求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水的排放量和污染程度不断增加,导致水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往往只能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但对于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及微量有害物质的去除效果有限。而工业污水处理则通过采用先进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进一步去除水中的这些污染物,显著提高了水质,达到了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这对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同时,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许多地区对工业污水的排放标准不断提高,企业必须进行处理以满足这些要求,避免因不达标排放而遭受罚款或面临法律诉讼。
1.2 推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尤其在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更加严重。因此,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成为解决水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工业污水处理通过高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使得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可以再利用的标准,从而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水源。经过处理的工业污水可以回用于冷却水、清洗、生产工艺等领域,降低了对天然水资源的依赖,节约了用水成本。
1.3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
在现代社会,环保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污水的处理不仅是对环境保护的贡献,也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处理技术,企业能够减少污水排放,降低废水处理的能源消耗与化学品投入,优化处理工艺,降低运营成本。同时,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表现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实施工业污水处理,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够提高公众对企业环保工作的认可度,从而有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和长期发展。
2 环境工程中工业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工业污水处理的实际处理情况,超过 70% 以上的工业废水通过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环节进行净化处理后向市政管道进行排放,但是其余的 30%存在着未经预处理就直接向污水排放管道进行输送的问题。由于工业内存在大量分散的不同工厂,因此导致工业废水的组成成分较为复杂,各类不同的废水体量较为分散,集中处理的难度较大。由于考虑到工业废水的危害性及其成分的复杂性,包括有毒有害物质、酸碱度失衡物质以及高浓度物质等,所以向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时,需要经过针对性的处理,确保能够以良好的应急设施对异常水质进行处理,从而满足出水达标排放的要求。但在实际处理过程中,污水处理厂的实际出水质量远远达不到排放标准,还可能会对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
3 环境工程中工业污水处理解决措施
3.1 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
在工业污水处理中,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是提高处理效率的关键。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往往对复杂的工业污染物无能为力,因此需要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来实现多层次的污染物去除。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具有高效过滤能力的物理技术,通过选择性地透过水分子,阻挡污染物,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溶解性污染物及微小颗粒。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水的深度处理阶段,能够处理多种复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此外,高级氧化技术(AOPs)通过强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在特定条件下生成具有高活性的自由基,能够有效降解污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高级氧化技术尤其适用于处理具有毒性或难降解的有机物如苯并芘、酚类等。同时,生物处理技术,尤其是生物膜技术,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降解有机污染物,是工业污水处理中一种绿色环保的选择。相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技术的生物降解能力更强,且对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显著。
3.2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是确保工业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基础。现阶段,许多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存在不完善或老化的情况,导致处理效果不达标。因此,企业需要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力度,建立现代化的污水处理系统,并引入具有前瞻性的处理技术,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工业污染物。同时,污水处理设施的定期维护和更新也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污水处理设施应配备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控污水的流量、污染物浓度和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确保设施能够始终高效运转。企业应建立污水处理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度,避免设施因老化或损坏而影响处理效果。例如,膜分离设备中的滤膜需要定期清洗或更换,曝气系统中的空气分布装置需定期检查以确保其均匀性和效率。
3.3 加强对污水处理的管理
污水处理不仅依赖于技术和设施,还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来确保其顺利进行。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污水处理管理制度,明确污水处理的各项操作流程、责任分配和监控措施。首先,企业应当配备专业的污水处理技术人员,负责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技术改进。技术人员需要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能够应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此外,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情况应当有详细的记录和监控数据,以便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污水处理不达标的情况发生。企业的污水处理管理制度还应包括对污水处理的全过程监控,确保从污水进入处理系统到最终排放的每一个环节都处于严格的监管之下。
3.4 强化环境监管
政府部门的环境监管对于确保企业污水处理合规具有重要意义。在工业污水处理过程中,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或规避环保要求,可能会选择偷排或不达标排放污水,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企业污水处理的监管力度,通过强化执法和加大处罚力度来提升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首先,环保部门可以通过建立污水排放在线监控系统,实时监测企业的排放情况,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效运行。如果发现企业存在偷排、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应当及时采取法律措施予以制裁,并对其进行高额罚款,甚至暂停生产。同时,政府应加强对新型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和引导,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设施改造来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对于那些积极采用先进污水处理技术并达标排放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形式予以激励,提升全行业的环保水平。
结束语
工业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通过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污水处理管理和环境监管,可以有效解决工业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水体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谯兴芹,徐林.环保工程中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J].石化技术,2024,31(10):286-287+274.
[2]吴南宏.工业污水集中处理技术分析与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8):84+92.
[3]覃文辉.工业污水集中处理技术分析[J].化工管理,2020(2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