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高压电气交接试验问题探究
薛俊玮
山东中安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255000
在电力行业持续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成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高压电气交接试验作为电力设备投入运行前的重要验证手段,其科学性与规范性直接关系到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依据《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强化高压电气交接试验的全过程管理,既是落实电力安全生产责任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能源电力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实践。
一、高压电气交接试验介绍
高压电气交接试验是电力设备从安装调试阶段转入正式运行前的关键验证环节,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系统性测试验证设备绝缘性能、机械特性及电气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与运行标准。该试验涵盖耐压测试、电容介损测量、断路器动作特性分析等多维度检测项目,需严格遵循《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等规范要求。试验过程中,既需对设备本体进行主绝缘耐压考核,验证其承受过电压能力,也需通过介损测试评估绝缘材料老化状态,同时结合断路器分合闸时间、速度等参数测试,确保其机械操作可靠性。作为电力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节点,交接试验的完整性直接影响设备投运后的安全运行水平。通过标准化试验流程与精准数据判读,可有效识别设备制造或安装环节存在的隐性缺陷,为电网系统构建安全可靠的设备基础,对保障电力供应稳定性、降低运行风险具有重要技术经济价值。
二、电力设备高压电气交接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试验费用
电力设备高压电气交接试验的费用管理需兼顾技术要求与经济性原则。试验成本构成包括设备租赁、人员劳务、耗材消耗及场地占用等,其中耐 电源、标准电容器等特殊装备,费用占比显著。费用控制需以试验 导致设备隐患漏判,同时需通过优化试验方案、整合检测项目降 减少设备搬运与调试时间,通过集中检测缩短工期,从而降低综合成本。试 验费 命周期成本核算体系,确保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的平衡。
(二)耐压试验
耐压试验是验证电力设备绝缘系统承受过电压能力的核心环节,其试验电压需依据设备额定电压与绝缘等级按标准(如GB/T 16927.1)设定。试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加压速率、持续时间及波形畸变率,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绝缘损伤或试验结果失真。对于变压器、GIS 等设备,需结合局部放电检测辅助判断绝缘状态,防止单一耐压指标掩盖局部缺陷。耐压试验后需对设备进行充分放电,防止残余电荷引发安全隐患。试验数据应记录升压曲线、击穿电压值及异常声响等特征,为后续绝缘评估提供完整依据。
(三)电容介损试验
电容型设备(如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测试是评估绝缘老化与受潮状态的关键指标。试验需在工频或变频条件下进行,通过高压电桥法或变频介损测试仪获取精确数据。测试环境温度、湿度及设备表面清洁度对结果影响显著,需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对于tanδ值超标的设备,需结合电容量变化分析缺陷类型(如整体受潮或局部放电),并通过解体检查或红外热成像进一步定位故障点。试验报告应包含环境参数、测试频率及多次测量平均值,确保数据可追溯性与分析科学性。
(四)断路器检测试验
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需覆盖分合闸时间、速度、同期性及行程曲线等参数,以验证其操作机构可靠性。试验需采用高精度传感器与示波器记录动作过程,确保数据分辨率满足标准要求(如IEC 62271-100)。对于弹簧机构断路器,需检测储能时间与电机启动电流,判断储能系统是否正常;对于液压机构,需监测压力开关动作值与油泵补压时间。试验过程中需模拟实际运行工况,结合低电压操作试验验证控制回路稳定性。检测结果应与出厂数据对比,分析机械磨损或调整不当导致的参数偏移,为后续维护提供依据。
三、完善电力设备高压电气交接试验程序的建
(一)科学选择试验设备材料
试验设备材料的选型需以技术参数匹配性与 可靠性为核心,依据被试设备电压等级、容量及试验类型(如交流耐压、直流泄漏)选择适配的 波形畸变率≤5%的串联谐振装置,避免谐波干扰导致绝缘误判;介损 确保电容型设备微小缺陷识别能力。材料方面,高压引线应采用防晕型 扰;绝缘支撑件需满足试验电压1.5倍安全裕度要求,防止试验过程中发生击穿。设备选型需兼顾便携性与精度,例如采用一体化试验车集成耐压、介损及局放检测模块,缩短现场调试时间。
(二)现场高压新试验的标准程序
现场试验程序需严格遵循“试验前检查—试验中监控—试验后确认”的闭环管理。试验前应核对设备铭牌参数与试验方案一致性,检查安全接地、防护围栏及警示标识设置;对 GIS、变压器等设备,需确认内部充气压力或油位符合试验条件。试验中应实时 测环境温湿 风速等参数,耐压试验每1 分钟记录一次电压、电流及局部放电数据,发现异常立即降压停机。试验后需对被试设备充分放电,采用接地棒分阶段放电防止反击过电压;对断路器等机械操作设备,需复核分合闸线圈电阻、行程开关动作值等参数,确保与试验前基准值偏差≤5%。
(三)试验监督
试验监督需构建“技术监督+质量监督”双轨机制。技术监督应由具备高压试验工程师资质的人员担任,负责审核试验方案合理性、监测关键参数合规性,例如耐压试验电压持续时间误差需控制在±1%以内,介损测试温度修正系数需按GB/T 5654 标准执行。质量监督需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试验数据随机抽检,重点核查耐压击穿点定位准确性、介损值重复性等指标。监督过程中应采用信息化手段,如通过试验数据管理系统实时上传现场照片、仪器屏幕截图等证据,确保过程可追溯。
四、结语
电力设备高压电气交接试验作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防线,其程序规范性与技术严谨性直接决定设备投运后的可靠性。本文通过系统分析 及断路器检测等核心环节的技术要点,提出从设备选型、标准程序构建到 选择适配试验装备、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流程、强化技术质量双 提升试验数据可信度。未来,随着智能传感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融合应用, 预测性维护方向演进,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更精准的设备健康评估手段,对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任晓鹏,张冉,王旭东. 电力设备高压电气交接试验问题研究[J].电力设备管理,2025,(10):42-44.
[2]翟永杰. 电气设备高压电气交接试验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1,(16):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