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Internet

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管控关键环节优化研究

作者

刘培

安徽科大国创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业向高附加值和智能制造方向发展,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和利润空间压缩的双重挑战。生产成本已成为制约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成本控制方式已难以应对现代制造业复杂的生产环境和多变的市场需求。因此,研究如何从关键环节入手优化成本控制,不仅是制造业提质增效的核心命题,也是企业战略调整的重要方向。

二、制造业生产成本构成与关键环节分析

2.1 原材料采购与成本波动控制

原材料成本通常占据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头,其价格波动性强,对整体成本控制影响显著。企业应建立科学的采购机制,优化供应商结构,通过长期战略合作与批量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此外,建立原材料价格预测模型,提前锁定价格风险,有助于降低采购不确定性。同时,可引入电子化采购平台,实现信息对称与透明化,提高议价能力。

2.2 生产流程中的工艺优化与损耗控制

生产过程中由于流程不合理、设备老化或人员操作不当,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材料损耗与工时浪费。企业可通过工艺再设计、流程重组、标准作业流程(SOP)的推行,实现作业环节标准化与最优路径安排。此外,强化现场管理与过程监控,利用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跟踪关键工序,有效降低非增值环节,从源头减少制造浪费。

2.3 人力资源配置与劳效管理

劳动力成本在制造业中虽较原材料比重略低,但其结构性管理影响深远。优化人员配置与技能培训,提高单位工时产出,是提升人均效能的关键。应推行岗位责任制与绩效挂钩机制,激励员工提升操作效率。借助信息技术平台进行工时分析与绩效监控,实现科学排班与柔性人力调配,也能在保质增效中降低用工成本。

三、关键环节优化策略研究

3.1 智能化技术提升管理效率

智能制造技术在提升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引入物联网、工业机器人、MES 系统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透明化,有效监控生产异常与资源利用情况。智能传感系统可实时反馈能源和物料使用数据,为优化工艺和节能减耗提供支撑,从而降低生产综合成本。

3.2 精益生产推动流程再造

精益生产理念强调“消除一切浪费”,其本质在于通过持续改善实现资源最优化利用。在制造业中导入精益工具,如 5S 管理、看板系统、价值流图析等,可使流程更加流畅、库存更加合理。流程再造过程中需综合考虑设备布局、人员路径、在制品控制等因素,从根本上减少过剩、等待、搬运等隐性成本。

3.3 成本核算体系的科学构建

传统成本核算多依赖财务部门事后总结,存在信息滞后与核算粗放的问题。现代制造企业需构建动态、精准的成本核算体系,尤其是引入“作业成本法”(ABC),将资源分摊到具体作业活动,能够准确追踪成本源头。同时,通过与 ERP、MES 等系统的数据打通,实现成本实时监控和预测,企业能及时发现偏差并调整资源配置。更进一步,结合数据可视化工具构建“成本驾驶舱”,管理层可快速掌握各产品线、工段或订单的成本结构,提升决策效率。精准核算不仅提升财务透明度,也能为价格制定、产品研发与资源优化提供强力支撑。

四、协同机制与外部资源整合

4.1 供应链协同与库存优化

在制造业成本控制中,供应链优化尤为关键。当前先进制造企业逐步构建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计划、库存、交付与财务的一体化协作。通过与供应商共享生产计划和库存信息,可实现准时供料(JIT),有效降低库存水平与资金占用。同时,运用大数据与AI 进行需求预测,提前安排采购与运输,减少临时应急导致的高成本采购或运输费用。VMI 模式更进一步将库存管理责任转移给供应商,降低企业的管理压力与成本风险。此外,通过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有助于稳定供应关系,提高物料质量与交付可靠性,为生产计划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4.2 外包与专业资源利用

制造企业通过外包非核心业务,可以实现资源的集中与专业效率的提升。例如将设备保养、运输、清洁、检测等辅助工作外包给专业公司,能够利用其规模效应与专业能力,降低人工和运营成本。与此同时,企业自身可以聚焦于核心技术研发与质量管理,从而提升竞争力。在选择外包服务商时,需建立严谨的筛选与考核机制,通过合同约定、服务等级协议(SLA)等手段确保服务质量与成本稳定。此外,借助智能合同和平台化协作工具,可实现对外包项目的动态监控与绩效评估,防止外包不当带来的二次成本风险。

4.3 环保政策与绿色制造推动成本优化

绿色制造已从合规要求逐步演变为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手段。通过建设节能型生产线、回收再利用原材料、减少碳排放,制造企业不仅能获得政策补贴与绿色信贷支持,还能实质性地降低能源和原料成本。例如,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可利用设备废热进行供暖或预热原料,大幅减少能源开支。同时,环保设备的数字化监控可实时掌握污染物排放情况,避免因超标带来的高额罚款。在碳交易机制逐渐完善的背景下,企业通过碳资产管理甚至可以创造新的收益来源,实现“减碳增收”的双赢局面,为制造业企业带来长远竞争优势。

五、结论

制造业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必须通过对生产成本管控关键环节的持续优化,才能实现稳定盈利与可持续发展。从原材料采购到工艺流程、从人力管理到外部协同,均存在大量可优化的空间。本文提出的基于流程再造、信息化应用与供应链协同的成本优化路径,为制造企业提供了具有实践价值的方向。未来企业应进一步整合数据资源、深化智能制造,打造以低成本高效率为核心的新型制造体系。

参考文献:

[1] 金俏俏 . 浅谈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与管控的重要性 [J].中国科技投资 ,2024,(32):86-88.

[2] 朱佳 . 供应链管理视角下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策略研究[J]. 天津经济 ,2025,(02):71-73.

[3] 刘丽 .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4,(16):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