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案例在计算机控制课程思政中的应用效果
李云霞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 611731
引言:
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大国重器的突破性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支撑。随着科技日新月异,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业、能源、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然而,技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更应融入思政教育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将大国重器作为案例引入计算机控制课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也能帮助他们理解国家战略与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出具有时代使命感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一、大国重器案例在计算机控制课程中的创新应用与教学价值
大国重器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象征,代表着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集大成者。在计算机控制课程的教学中引入大国重器案例,不仅能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实际应用场景,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技术与国家战略的紧密联系。通过将航天、核电、智能制造等大国重器作为教学内容,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认识到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这种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的转化更加直观和具体,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认同感。
大国重器案例的引入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思政价值。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技术的重要性,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国家自主创新和科技强国的战略意义。通过探讨这些技术背后的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学生能够从中看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广泛社会意义,激发他们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在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方面,大国重器案例的应用无疑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通过结合具体的技术应用案例,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也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强调价值观的塑造,帮助学生在技术发展与国家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总之,大国重器案例在计算机控制课程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促进了他们的国家认同与责任担当,为未来的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二、计算机控制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与实践探索
计算机控制课程的思政教育实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技术内容有机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首先,教学设计应融入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通过课程内容的选取与案例分析,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原理的同时,增强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认同与支持。例如,课程可以结合大国重器,如航天、核能、智能制造等案例,深入分析这些技术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实施路径中,教师要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课堂不仅要传授技术技能,更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专业技术应用到国家重大工程和社会发展中,帮助学生树立服务国家、贡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明确技术与社会进步、国家强盛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实践探索中,思政教育应融入到实验教学和项目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让学生参与到与大国重器相关的项目中,不仅能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应用所学的控制技术,还能通过项目的背景分析和设计,了解国家战略需求,提升其工程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践环节不仅是知识学习的延伸,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激发他们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力量的热情。
三、大国重器对学生专业素养与国家责任感培养的双重促进作用
大国重器代表着国家科技实力的高度,是推动国家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力量。通过在计算机控制课程中引入大国重器案例,学生不仅能深化对技术原理的理解,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与国家未来发展的紧密联系。在课堂中,通过讲解航天、核电、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代表性技术应用,学生能够了解到计算机控制技术如何在这些重要领域发挥作用。这样的学习过程,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使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
大国重器对学生国家责任感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分析大国重器背后的国家战略与科技发展,学生能够理解国家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大国重器不仅是国家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科技自立自强的象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意识到计算机控制技术不仅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工具,更是国家走向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这种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更加关注科技创新对国家长远发展的作用,并致力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责任心。
随着大国重器在教学中的融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双重提升。在专业技能方面,学生通过对这些高端技术的学习,逐渐掌握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而在国家责任感方面,他们则通过实践和思辨的方式,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回馈国家,推动社会的进步。大国重器的教学案例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技术的核心价值,也激发了他们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决心。这种双重促进作用,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将专业技术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成为既具备高素质技术能力,又有强烈社会担当的新时代人才。
结语:
大国重器在计算机控制课程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还有效培养了他们的国家责任感。通过将实际案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学生不仅掌握了先进技术,还增强了对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认同。大国重器作为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到技术创新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了他们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力量的责任感。这种教育模式为培养具备高素质和社会担当的技术人才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武建龙 , 李粉 , 鲍萌萌 . 大国重器如何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演进 [J/OL]. 科学学研究 ,1-16[2025-08-14].
[2] 张晓闻 , 吕铁钢 . 数智化转型驱动下的智慧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微型计算机及控制技术”课程为例 [J]. 互联网周刊 ,2025,(12):43-45.
[3] 陈杨 , 赵治月 .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5,41(01):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