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Internet

初中语文教学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作者

林玲玲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沟疏学校 515225

引言

其实重视德育不是近代才有的风气,自古以来,学者和教育家就总提到这个事儿。《论语》里有好多经典句子和故事,能辅助我们怎么培养品德。语文教学,本质上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在一起。现在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有要求,就是想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健康人格和完善性格。所以,初中语文老师要承担起责任,把品德好的学生送到高校,推向社会。

一、关于立德树人教育

(一)立德树人的理念和目的

立德树人是当代中国的一项根本任务,主要是全面培养人的品德修养,让人有完善的个性和高尚的情感。目的是培养出道德素质高、有社会责任感和创造精神的完整的人。立德树人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基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以这个为核心,教育学生发展道德品质、学会尊重他人、关心社会、自主学习等,让他们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法。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道德教育,而且要注重人的综合发展。教师可以借助优秀的文学名著,让学生感受多元的情绪与价值取向。透过欣赏古典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及主题,使学生领略美,提高欣赏与表现的水平。而读与写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与道德判断力。研究古代经典可以使同学们对人类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层的思考,提高他们的见解与判断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写作,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从而逐渐提高对伦理和道德问题的反思和判断的能力,并通过教学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提高老师的个人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语言教育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交换观点的一个重要的场所,在讨论和辩论中,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分享和合作。

二、初中语文教学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探讨

(一)发挥教师德育引领功效

教师和学生联系很密切,个人品德修养可能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所以,在“立德树人”工作里,教师要充分发挥德育引领作用。

首先呢,得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着力于人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师更是教师职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初中语文老师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当作行为准则,不断提升自己,用高尚品德感染学生,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其次,要加强语言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作为一名教师,专业素养是一种职业精神,也是一种对生活的追求。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程度,对于三观的塑造还是相当有帮助的。

(二)挖掘教科书中的素材,强化对学生的引导

把立德树人的理念放进初中语文课堂,能让学生理解和传承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好好研究教材,挖出里面的优秀精神品质,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和文化,逐步树立正确观念,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基础。

例如,在教学《岳阳楼记》时,老师可以从范仲淹这个人物开始。让同学们知道,这是一个以家国为己任,为国效力的前辈。接下来,教师指导同学们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了剖析,并谈了谈作家的“忧国忧民,然后又以民为本”的爱国情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同学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观,并将祖国的建设放在心上。其次,要让同学们主动参加班级的学习,争取做一个全面发展,对祖国有用的人才。经过教师的一番解释与指导,同学们应该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心系祖国,努力奋斗,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三)开展课外实践,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语文老师要创新教学方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所以,老师可以把育人理念和课程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帮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正确的观念。

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一些指导,保证学生在活动里能有收获,养成健康的人格,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很有好处。比如,教《背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一下日常生活里发生的一些事情,再交流交流心里的感受。然后,组织一个“我为家长办点事”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给家长做点能做的事,回报家长的爱,表达感恩之情。学生参加了实践活动,就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家长的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感恩和回报,这对提高道德修养很有帮助,能让“立德树人”的想法在初中语文课堂顺利实现。

(四)利用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素养

现在是信息社会,教育界引进了很多先进教学方法,这对提升初中语文德育理念有借鉴作用。所以,教师得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给学生打造鲜活、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增强他们立德树人的意识。初中语文教材里有很多故事性、画面感、感染力强的作品,包含大量德育主题,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接受德育教育。

例如,《祖国啊 , 我亲爱的祖国》,在课堂之初,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红军长征的艰辛,从而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与感激,并与之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上课时,教师带领学生朗诵了一段《祖国啊 , 我亲爱的祖国》,并让学生自己撰写文章,并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汇报。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同学们可以愉快地进入诗歌的世界,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同学们对诗歌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可以训练他们的口语技能,让他们感到自己的祖国是多么的温馨,从而培养出一种为国服务的情怀。

结语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既是对学生自身的需求,又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必然。作为优秀的初中语文老师,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教学各阶段,在课堂上积极找办法,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学生成长打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 琛 . 初 中 语 文 教 学 立 德 树 人 的 有 效 途 径 [J].2024(10):545-547.

[2] 王民英. 浅议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J]. 现代农村 科技 , 2016(16):1.DOI:10.3969/j.issn.1674-5329.2016.16.049.

[3] 傅红英 . 立德树人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J]. 课程教育研究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