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殷艳华
亳州市第八中学 236800
前言: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相较于单篇课文阅读,整本书阅读能让学生更系统、深入地接触完整的文学作品,培养其持久的阅读习惯和深度思考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整本书阅读尚未得到充分落实,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探寻科学有效的实施路径,将整本书阅读融入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规划阅读课程
1. 明确阅读目标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整本书阅读,需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明确阅读目标。对于中年级学生,可侧重于培养基础的阅读理解能力,如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等。而高年级学生则应进一步提升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像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让学生思考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策略以及其精神品质对自己的启示,通过明确不同阶段的目标,使阅读更具针对性。
2. 选择合适读物
读物的选择直接影响整本书阅读的效果。要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知识储备来挑选。中年级可选择情节生动、富有童趣的作品,如《小王子》,其简单易懂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能吸引学生。高年级则可引入一些经典名著,如《骆驼祥子》,让学生感受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还要考虑读物的体裁多样性,包括童话、小说、传记等,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3. 安排阅读进度
合理安排阅读进度能确保学生有序完成整本书阅读。教师可将阅读时间划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设定明确的阅读任务。以《绿野仙踪》为例,第一周让学生阅读前几章,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第二周阅读中间部分,分析多萝西在冒险中的成长;第三周读完剩余内容并进行总结。在阅读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进行调整。
二、营造阅读氛围
1. 建设班级图书角
班级图书角是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重要资源库。教师可组织学生共同捐赠书籍,丰富图书种类。制定合理的图书管理制度,如借阅规则、归还时间等,确保图书角的有序运行。还可以定期更新图书,保持学生的阅读新鲜感。例如,每月组织一次图书交换活动,让学生有机会阅读到更多不同的书籍。
2. 开展阅读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举办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整本书阅读中的收获和体会。在分享《汤姆·索亚历险记》时,学生可以讲述自己印象深刻的情节和对汤姆这一人物的看法。还可以组织阅读竞赛,如知识问答、读后感写作比赛等,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 教师示范引领
教师的阅读示范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感悟,展示自己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和思考过程。比如,教师在阅读《简·爱》后,向学生讲述自己对简·爱独立、自尊性格的理解,以及从书中获得的启示。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阅读同一本书,在阅读过程中与学生交流讨论,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
三、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1. 问题引导法
问题引导法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整本书内容。教师在阅读前可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阅读《海底两万里》前,问学生“你想象中的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章节提出针对性问题,如“尼摩船长为什么要建造鹦鹉螺号”,引导学生思考。阅读后,提出综合性问题,如“从《海底两万里》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科学和未来有着怎样的展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 小组合作法
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同阅读同一本书。在小组中,学生可以分工合作,如有的负责收集资料,有的负责记录讨论内容。以《老人与海》为例,小组内成员可以讨论老人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分享自己对“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读写结合法
读写结合能加深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和记忆。在阅读完一本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比如阅读《草房子》后,让学生仿照书中的描写手法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生活的短文。还可以让学生为书中的人物写续篇,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通过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结语
整本书阅读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精心规划阅读课程,明确阅读目标、选择合适读物和安排阅读进度,能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奠定坚实基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建设班级图书角、开展阅读活动以及教师的示范引领,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法和读写结合法,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然而,在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阅读资源的进一步丰富等。未来,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和社会也应给予更多的支持,为学生创造更好的阅读条件。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整本书阅读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培养出具有良好阅读习惯和较高语文素养的新时代学生。
参考文献:
[1] 何腊梅 , 陈玉芳 . 例述 PBL 驱动性问题在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设计和实施 [J]. 视周刊 ,2025,(13):140-140.
[2] 阮丽骅 .“伴随式”评价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特区教育 ,2025,(18):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