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数学课程(大专)教学研究和思考
杜朝丽
武警警官学院 成都 610213
【摘要】本文基于现有的教学对象,通过对本院校大专学员高等数学学习的问卷调查研究,对学员的学习状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提高军队大专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并给我们下一步教学模式的改革有了指导方向。
关键词:大专 高等数学课程 教学研究
一、对学员学情的分析
学员是课程教学主要对象,需要结合学员文化基础、认知水平,满足教学和人才培养需求,为摸清当前教学内容、教学需求方法与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学情,现做分析如下:
对近两届学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约80%左右的学员6年时间内未系统学习数学课程。从近两届学员(2022级、2023级)入院摸底测试的成绩(如下图)可以看出,学员的文化基础薄弱,多数学员的知识储备只是初中水平,甚至少部分学员是小学水平,因此在学习高等数学内容知识出现断层,课程学习比较困难,存在较强的畏难情绪。大多数学员认为高等数学是一门十分有用的必修课程。由于部分初等数学知识的缺失,而高等数学课程又具有高度抽象性,完成高等数学的学习相当吃力,很多学员为应付期末考试而学习高等数学,没有进入深层次的学习状态,更没有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因此,需要结合学员实际情况优化教学内容,以满足学员学习需求以及后续课程的学习。
二、对现行教学内容的分析
根据学员的实际基础水平,我院选取的教材在内容设计上,基础知识的难易程度相对其他教材已经比较简明,课后适用练习题数量较少,题型单一,习题设计不够灵活,学员无法实现通过练习而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军事应用案例较少,学员难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限制了对数学的深入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员付出大量的时间找一些相关的练习题,题型上设置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并适当增加拓展性和思考性的习题,合理设计难易度分别为易、较易、中等、较难、难等五个等级的习题比例,满足个性化、差异化的学员学习需求,进一步激发求知欲,建立解决问题的信心,提升思维层次和能力水平。
三、对教学方法的分析
大专高等数学教学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在台上讲解理论知识,学员被动接受,缺乏互动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中较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雨课堂、数学软件辅助教学等,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难以直观呈现,学员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军队大专学员来自不同地区和教育背景,数学基础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学员在高中阶段数学基础薄弱,对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和方法理解困难,而另一部分学员则有较好的基础,传统的统一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学习需求,容易导致基础差的学员跟不上教学进度,而基础好的学员“吃不饱”的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数学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了数学知识与军事应用的有机结合,导致学员对高等数学的军事应用价值认识不足,难以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军事问题的解决中,影响了学员军事素养的提升。
四、下一步的改进方向
(一)完善教学课件和教案
教学课件是课堂上呈现给学员的直接载体,课件和教案从知识点、知识的应用、知识的来源、数学文化上下功夫。
(1)内容深度与广度
对核心概念、定理深入剖析,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如讲解导数定义时,通过分析实际物理运动问题,让学生明白导数的本质。涵盖必要的知识点,适当拓展应用。当然引用的案例、数据等要贴合教学主题和实际情况。
(2)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等。例如在讲解极限概念时,通过启发式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
(3)课件设计
课件从知识点、知识的应用、知识的来源、数学文化上下功夫,布局合理,文字简洁,重点突出。例如在课件中使用大字体、不同颜色标记重点内容。运用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素材,让内容更生动形象。如通过动画展示函数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4)教案设计
教案的格式要逻辑清晰,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明确的板块划分。教案中详细设计每个教学方法的实施环节。在课件中设置互动环节,如提问、小组活动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教案里规划好互动环节的时间、引导方式以及预期的学生反馈和应对策略。
(二)根据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各位教员根据本班的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课前推送教学内容、教学视频等提前预习,课中可以采取讲授法、讨论法、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教学难度和深度,拓宽学员的知识面,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引入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通过分层设计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讲成员分成小组,布置一些综合性的数学任务或案例分析,让学员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增加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综上是个人对本院高等数学课程目前建设的思考以及未来一年的建设方向,希望能有所成绩和收获。
参考文献
[1]刘俊、廖毕文.高等数学简明教程[M].第1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10
[2]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M].第八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