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的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熊亮
珠海市金茂中学 519100
一、引言
在 “双减” 政策的强力推行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路径面临深刻变革。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攻克的难题。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对于初中数学学习意义非凡。它不仅能助力学生高效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自主遨游,从容应对未来学习与生活的挑战。故而,在 “双减” 背景下探究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教育价值。
二、“双减” 背景下培养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一)契合政策导向,实现减负提质
“双减” 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将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与课外辅导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更加高效地掌握知识,提升学习效果,实现 “减负” 与 “提质” 的双赢。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后,可以自主规划学习时间与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巩固与拓展,避免盲目刷题,提高学习效率。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养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数学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这不仅有助于数学学科成绩的提升,还能将这些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以及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双减” 背景下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构建知识体系,奠定自主学习基石
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与逻辑性,教师应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自主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在讲解新知识时,注重知识的引入与衔接,以 “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为例,可先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再通过生活中的面积计算问题,如矩形场地的面积求解,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探究。在课堂小结与复习课中,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知识框架图等工具,梳理章节知识脉络。如学习完 “一元二次函数” 章节后,学生可将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等进行系统整理,明确它们之间的关联,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如此,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快速定位所需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二)启发数学思维,激发自主学习动力
思维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创设问题情境是启发思维的有效手段,在 “相似三角形” 教学中,可提出 “如何利用标杆测量学校教学楼的高度” 这样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尝试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体会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解题教学中,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拓宽思维广度与深度。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中线段长度的求解时,引导学生从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等不同角度思考,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求解,并对题目中的条件进行适当改变,让学生探索结论的变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当学生在思维启发下,不断获得新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时,便会主动投入到自主学习中。
(三)培养学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预习、复习、做笔记、反思总结等学习习惯。对于预习,教师可提前布置预习任务,给出预习提纲,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预习。如在学习 “旋转” 前,让学生预习教材,了解旋转的定义、性质,尝试分析生活中旋转现象的特点,思考旋转前后图形的变化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笔记的重要性,指导学生记录重点知识、解题思路与易错点。课后,督促学生及时复习,通过做练习题、总结知识点等方式巩固所学。同时,鼓励学生定期进行反思总结,建立错题本,分析错误原因,总结解题规律。如每周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回顾本周数学学习内容,整理在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二次函数应用” 等知识点上出现的错题,思考自己在学习方法、知识掌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长期坚持,学生便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四)巧用信息技术,拓展自主学习空间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便捷的工具。教师可引导学生巧用信息技术,拓展自主学习空间。利用数学学习类 APP,如“GeoGebra”“数学宝典” 等,学生在课后遇到问题时,可随时通过这些 APP 进行图形绘制、函数图像演示,辅助理解复杂的数学概念。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与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初中数学课程进行学习。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几何画板等工具,为学生创设虚拟数学实验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规律。例如,在学习 “三角函数” 时,学生可通过几何画板软件,自主绘制直角三角形,改变锐角的度数,观察三角函数值的变化,直观感受三角函数值随角度变化的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自主学习效果。
四、结语
“双减” 背景下,培养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启发数学思维、培养学习习惯、运用信息技术等策略的实施,能够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从 “要我学” 到 “我要学”“我会学”的转变。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不断探索与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操斌 , 王岩 . 例析“双减”背景下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 [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24, (18): 27-29.
[2] 张宇琼 .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D]. 西南大学 , 2024.
[3] 王赛星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D]. 青海师范大学 , 2024.
本文系珠海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第三批(2023 年度)课题,课题名称《“双减”背景下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立项编号:2023ZHGHKT15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