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与德育融合的策略分析
冯永娣
廉江市长山镇第二小学
摘要: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其中,劳动教育与德育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关键途径,也是塑造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劳动教育与德育的融合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劳动;德育;融合分析
前言:劳动教育与德育是小学教育的两个方面,在这两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一方面能使小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生存技能,另一方面也能使得小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在劳动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劳动的辛苦与团队合作与尊重他人的成果等一些值可取的品质,对小学生以后成为有作为、能适应社会的良好公民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一、日常劳动育责任
小学德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一种有效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安排一些家务劳动、管理班级教室等学生应该做的清洁卫生方面的事情,学生在亲身体会中认识到保持“干净”的学校环境是多么艰辛,若想要干净整洁的教室、需要同学们共同努力,同学们共同为班级卫生出力,一起打扫教室、图书室或者管理班级绿化等,学生体会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教室环境造成影响,并且直接影响学校的环境面貌,这就需要大家更加团结,以更严谨的态度认真打扫,这是他们建立卫生意识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积极责任意识,不仅是要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还要关爱公共环境卫生,养成爱护公共环境的习惯[1]。
二、志愿活动传关爱
让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义务看望孤寡老人、参加公益活动、参与绿色环保行动等,通过此类活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社会,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强化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比如,组织学生们为孤寡老人送去精神慰籍及物质关爱,协助孤寡老人进行生活购物、打扫卫生等,让学生在为老人奉献爱心的过程中充分了解老人,也让学生们能够善于待人、学会尊老。又比如,组织学生们集体栽种花草树木,可以给予学生们一定的指导进行种树种花、学习绿色知识,也可以带领学生们一起去劳动、去感受劳动带给他们的快乐以及造福大自然的欢乐。也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和获得奖励的感觉,让学生们意识到“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赠人玫瑰,手有余香”[2]。在活动中深化教育、学会感恩、帮助他人、享受奉献,强化社会公民的责任意识,促使学生们体悟到课堂所学习知识只是社会的一小部分,并不是全部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们有责任、有爱心及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三、传统节日承文化
依托于传统节日展开教育,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一些与节日相关的活动中去,感受体验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加以认同,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在春节里,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包饺子、写春联等,让他们从包饺子活动中了解春节作为中国第一大传统节日,包含团圆、祈福的深刻含义;在书写春联方面,这一活动不但要求学生对春联和汉字有一定的把握,又能培养学生的静心能力,提高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审美情趣。同样,端午节时可以组织学生包粽子、编织五彩绳等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传统习俗纪念屈原的意义所在。包粽子的过程充满乐趣,也要求每人都要有耐心,每一步都不容马虎,在选好粽叶、包好馅料后,再仔细折叠才能得到完美的粽子。在编五彩绳的过程中,不仅是对古老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延伸,而且对于学生的同学之间友谊的建立、人与人相互交流和合作、相互促进都有极大的帮助。学生制作的节日食品或手工艺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的过程中,给家里带来了节日的气氛,同时也能拉近家长与学生的距离,进而能够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将传统节日传承并发展下去。
四、教师示范树榜样
在小学劳动与德育的融合教学中,教师以身作,发挥榜样作用极为重要。教师如同明亮的灯塔,他们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当教师精心备课、耐心解答疑问时,就像春雨润物般,无声地将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应对挑战的坚毅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而更加努力专注,这便是德育在劳动教育中的渗透。同时,分享劳动经验与故事也是妙法。教师分享的故事能够开启学生对劳动的尊重与兴趣之门。这些故事里有克服困难的艰辛、遭遇挫折的苦涩和收获成功的甜蜜,真实而富有感染力。它们能让学生明白,劳动不分贵贱,每一份努力都像一颗种子,终将开花结果,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深刻体会到德育的内涵,从而来充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语:劳动教育结合德育,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提高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结合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观念教育相一致,为学生开启一扇认知世界、明晓生活的大门。小学生在亲历多种实践活动中实现劳动和实践带给他们的快乐,在奉献中体会幸福,成为负责任、富有同情心,热爱生活的人。
参考文献:
[1]陈奕传.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与德育融合的策略分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21):178-180.
[2]荣莉华.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与德育融合的策略分析[J].吉林教育,2023,(10):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