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消防建筑防火疏散路径优化思路分析

作者

钱文晶

永州市零陵区消防救援大队 425000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消防建筑防火疏散路径的优化设计,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消防建筑防火疏散路径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理论与实践案例,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思路。采用复杂网络理论与仿真模拟技术,对疏散路径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综合评估,通过实施路径多样化、智能化引导及动态调整策略,可显著提升消防建筑在火灾情况下的疏散效能。

关键词:消防建筑;防火疏散;路径优化;复杂网络

引言

随着城市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密度的增加,消防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等消防建筑中,一旦发生火灾,疏散路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人员能否迅速、安全地撤离。然而,现有消防建筑防火疏散路径设计往往存在路径单一、标识不清、引导不足等问题,导致疏散效率低下,甚至引发踩踏等次生灾害。因此,开展消防建筑防火疏散路径优化研究,对于提高消防建筑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消防建筑防火疏散路径现状分析

(一)路径单一性与拥堵风险

许多建筑在设计疏散通道时,往往局限于数量有限且位置集中的通道,这种布局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极易引发疏散拥堵,由于通道数量不足,大量人员在短时间内涌入同一通道,不仅会导致通行速度大幅下降,还可能因人员拥挤而发生踩踏等次生灾害。部分建筑在疏散路径上设置了过多的转角和障碍物,这些设计不仅增加了疏散难度,还可能导致人员在疏散过程中迷失方向或延误撤离时间,不仅限制了疏散通道的宽度和通行效率,还可能成为火势蔓延的通道,进一步加剧了火灾的危险性。

(二)标识不清与引导不足

现实情况中,部分建筑在疏散标识的设置上存在模糊不清、位置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紧急情况下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模糊不清的标识可能导致人员无法迅速识别疏散方向,从而延误撤离时间;位置不当的标识则可能误导人员走向错误的疏散路径,增加疏散难度和危险性。缺乏有效的疏散引导系统也是当前消防建筑中的一个普遍问题,语音广播、电子显示屏等现代化疏散引导设备在许多建筑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导致疏散过程缺乏统一指挥和调度,进一步加剧了疏散难度和危险性。

(三)智能化水平不足

当前部分消防建筑在防火疏散路径设计上仍停留在传统模式,缺乏智能化引导和动态调整能力,这主要体现在对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足上。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疏散路径的状态和人员分布情况,为疏散过程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而大数据技术则可以对历史疏散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疏散路径的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然而,当前许多消防建筑尚未充分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导致疏散路径的设计和优化仍依赖于传统的经验和判断,不仅效率低下,还可能因缺乏科学依据而引发安全隐患。

二、消防建筑防火疏散路径优化策略

(一)路径多样化设计

在消防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疏散通道的数量和布局,通过增加疏散通道数量、设置环形或网状疏散路径等方式,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更多选择,从而避免拥堵。增加疏散通道数量可以分散人流,减少每个通道的负担,提高疏散效率;设置环形或网状疏散路径则可以提供更多的疏散路径选项,使得人员在面对火灾时能够灵活选择最佳的撤离路线;优化疏散路径的布局也是关键,应减少转角和障碍物的设置,以提高疏散效率。

(二)智能化引导系统构建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疏散路径的状态,可以获取疏散通道是否畅通、人员分布情况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通过电子显示屏、语音广播等设备实时传达给疏散人员,为其提供清晰的疏散指示。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疏散路径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通过分析历史疏散数据和当前火灾情况,可以预测疏散路径的拥堵情况和人员分布,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疏散方案。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疏散演练和培训,可以提高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火灾场景和疏散过程,使人员在虚拟环境中熟悉疏散路径和应急措施,提高其在实际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三)动态调整与应急响应机制

在火灾发生时,疏散路径的状态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因此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是确保疏散过程有序进行的关键。动态调整机制应根据火灾蔓延情况、人员分布等因素,实时调整疏散路径,当某个疏散通道被火势阻断或人员过多导致拥堵时,应立即启动备用疏散路径,引导人员向其他安全的疏散通道撤离。制定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应急响应机制应包括火灾报警、疏散预案启动、人员组织撤离等关键环节,在火灾初期,应迅速启动疏散预案,组织人员有序撤离。加强与消防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也是关键,消防部门拥有专业的救援设备和人员,能够迅速控制火势并提供救援。

三、实际案例分析

(一)世纪大厦高层建筑防火疏散路径优化实践

世纪大厦作为一座高层建筑,在防火疏散路径设计上曾面临路径单一、标识不清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大厦管理方采取了多项优化措施:增加了疏散通道数量,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更多选择,避免拥堵;优化了疏散路径布局,减少了转角和障碍物,提高了疏散效率;设置了智能化引导系统,利用电子显示屏和语音广播等设备提供清晰的疏散指示。经过这些优化措施的实施,世纪大厦在模拟火灾疏散演练中表现出色,人员撤离时间大幅缩短,疏散效率显著提升,有效保障了大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万象城大型商业综合体防火疏散路径优化案例

万象城作为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在防火疏散路径设计上同样存在路径单一、引导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万象城引入了复杂网络理论进行疏散路径优化设计:通过构建环形疏散路径和设置多个疏散出口,实现了疏散路径的多样化和均衡化;利用仿真模拟技术对疏散路径进行了综合评估,确保了疏散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些优化措施的实施,使得万象城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大量人员,有效降低了火灾等突发事件对人员生命安全的威胁。

(三)智慧消防站智能化技术应用探索

智慧消防站在防火疏散路径设计中积极探索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疏散路径状态,包括通道是否畅通、人员分布情况等。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疏散路径进行动态调整,根据火灾蔓延情况和人员分布,优化疏散方案。此外,智慧消防站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疏散演练和培训,提高了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这些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智慧消防站在防火疏散方面具备了更高的效率和安全性,为消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总结

消防建筑防火疏散路径优化是提高消防安全性的重要途径。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消防建筑防火疏散路径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践案例,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思路,通过实施路径多样化、智能化引导及动态调整策略,可显著提升消防建筑在火灾情况下的疏散效能。未来,应继续加强智能化技术在消防建筑防火疏散中的应用探索,推动消防建筑防火疏散路径设计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加强与实际案例的结合,为消防建筑防火疏散路径的优化提供更加丰富和实用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乾坤,申文忠,朱科,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疏散路径优化模型[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3, 23(15):6591-6598.

[2] 张芷嘉,韩成浩.基于Matlab的建筑疏散策略优化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23, 40(4):80-83.

[3] 刘洋.地下商业建筑人员消防疏散行为模型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10):146-148.

[4] 汪卓然,尹海燕,战乃岩,等.大型商用建筑火灾疏散路径规划研究综述[J].石材, 2023(7):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