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市污水管网施工及优化措施探析

作者

陈翔

身份证:330281199003251718 浙江宁波余姚市 3154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水管网在城市运行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本文深入剖析了城市污水管网施工的现状与问题,指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把控、管材选择、施工要点及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均存在诸多挑战。在此基础上,全面探讨了一系列优化措施,包括合理规划施工流程、严格管材质量检验、运用精准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组织设计与协调以及应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与监测技术。旨在为提升城市污水管网的施工质量和运行效率,保障城市水环境的改善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关键词:城市污水管网;施工现状;优化措施;信息化管理;可持续性

一、引言

城市污水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城市水环境的保护和污水处理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高效、可靠的污水管网能够有效地收集和输送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保障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防止污水外溢造成的环境污染。然而,当前城市污水管网施工仍面临诸多问题,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管材选用不当、施工技术有待提升等,严重影响了污水管网的长期运行和服务质量。因此,深入研究城市污水管网施工及优化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城市污水管网施工现状与问题

(一)施工质量问题

在污水管网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管道连接不严、基础处理不当等问题。例如,管道接口处的密封不严,可能导致污水渗漏,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污染周边环境。部分施工队伍为了赶工期,对管道基础的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影响管道的稳定性,容易在后期使用中出现沉降、开裂等病害。

(二)管材质量问题

管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污水管网的耐久性和运行效果。然而,实际施工中,部分工程为了降低成本,选用质量不佳的管材。一些不良管材可能存在强度不足、耐腐蚀性差等问题,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增加维修和更换的成本。此外,管材的规格不统一也给安装环节带来困难,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三)施工技术问题

一些施工队伍对污水管网施工的工艺要求掌握不够准确,如在管道铺设、沟槽开挖等环节容易出现偏差。例如,沟槽开挖深度和宽度不足,会影响管道的敷设和检查井的砌筑;管道铺设过程中的坡度控制不好,会导致水流不畅。同时,非开挖施工技术在部分工程中应用不够成熟,对地层环境影响评估不足,可能引发地面沉降等问题。

(四)施工组织管理问题

污水管网施工涉及多个专业和工种的协同作业,施工组织管理的成效至关重要。但在实际施工中,常出现各专业之间沟通不畅、协调不一致的情况。比如,管材运送不及时、与其他地下管线交叉干扰等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导致施工进度延误。此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三、城市污水管网施工优化措施

(一)合理规划施工流程

在施工前,进行全面、详细的勘察和设计工作,确保污水管网线路符合城市建设规划和污水处理需求。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污水流量分布等因素,合理规划管道走向和管径大小;同时,做好施工场地的平整、临时设施搭建等工作,为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污水管网施工主要包括沟槽开挖、基础处理、管道安装、检查井砌筑、沟槽回填等多个工序。通过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顺序和时间,实现工序之间的紧密衔接,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工期。例如,在沟槽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基础处理,待基础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再进行管道安装,避免工序延误影响施工进度。

(二)严格管材质量检验

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生产资质齐全的生产商作为管材供应商。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对供应商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确保所采购管材的质量。同时,建立供应商评价机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选择优质供应商长期合作。

在管材进场前,对每批次管材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检验内容包括管材的外观尺寸、壁厚、强度、刚度等指标,确保管材符合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对于不合格的管材,坚决予以退场处理,严禁在污水管网工程中使用。

(三)精准应用施工技术

沟槽开挖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开挖方式,如放坡开挖、支护开挖等。在开挖过程中,密切监测周围土层和地面的沉降情况,控制开挖深度和宽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当遇到特殊地质条件时,如软土、地下水丰富等,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沟槽边坡的稳定性。

采用合适的管道基础施工方案,根据不同的管材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材料,如砂卵石基础、混凝土基础等。基础处理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和平整度,为管道安装提供稳定支撑。

规范管道安装操作流程,严格控制管道的接缝连接质量。对于塑料管道,应采用热熔连接等方式,确保连接紧密;对于金属管道,要保证接口的焊接质量。管道安装过程中,通过设置临时水准点和标杆,严格控制管道的坡度和直线度,使污水在管道内流动顺畅。

积极引入信息化施工技术,利用测量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仪、无人机等设备,对污水管网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实时的监测,提高施工的精度和效率。运用 BIM 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实现污水管网的设计可视化、施工模拟,优化施工方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碰撞和错误。

(四)加强施工组织设计与协调

根据工程的规模、特点和要求,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应明确施工目标、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组织机构设置、施工资源配置等内容,并制定相应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通过合理调配施工机械、人员等资源,确保污水管网施工的顺利进行。

污水管网施工涉及给排水、土木工程、电气等多个专业。建立多专业协同作业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现场沟通等方式,及时解决各专业之间的冲突和问题。例如,协调管道安装与电气线缆铺设的先后顺序,避免相互干扰。

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将进度计划分解到每月、每周、每日,使施工进度的控制更加具体、可操作。在施工过程中,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对进度进行实时跟踪,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进行纠偏。

(五)应用信息化管理与监测技术

引入项目管理系统,对污水管网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项目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提高管理效率,便于项目管理团队掌握项目动态,进行决策和协调。

在污水管网建成运行后,应用物联网监测系统对管道的水质、流量、压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管道的故障和隐患,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修和处理,保障污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四、结语

城市污水管网施工是保障城市水环境的重要基础工程。当前施工过程中虽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合理规划施工流程、严格管材质量检验、精准应用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协调以及运用信息化管理与监测技术等一系列优化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污水管网的施工质量和运行效率。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应继续关注污水管网施工的优化与改进,为城市水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晏静.城市污水管网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监督要点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08):229-231.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3.04.275.

[2]尚立珍.城市污水管网建设顶管施工技术[J].水利水电快报,2021,42(S1):36-39.DOI:10.15974/j.cnki.slsdkb.2021.S1.011.

[3]冯来兄.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施工中的有关问题[J].河南建材,2018,(06):237-238.DOI:10.16053/j.cnki.hnjc.2018.0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