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工程施工技术

作者

付伟军

枣庄舜扬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省枣庄市 277100

摘要:从目前房屋建筑施工情况来看,在设计阶段,缺乏对结构加固的足够重视,没有结合当地环境条件和地质情况做好抗震加固设计,因而增加了房屋建筑在动态荷载下发生安全风险的概率,无法保障房屋结构的稳定。这就要求房建施工单位能够正确认识到结构加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结合工程实际,实现结构加固技术的有效应用,充分发挥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功能作用。

关键词:建筑;基础加固;施工技术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的规模和复杂性在不断增加,地基问题成为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大因素。地基作为建筑物的重要支撑结构,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而地基加固技术作为建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地基加固施工涉及多种技术要点,其特点在于复杂性、多发性与潜在性并存,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处理需求各异,且加固过程中需克服多种潜在风险,传统地基加固方法如砂石桩法、换填法、重锤夯实法等已在众多工程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应用,但这些方法还需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进行灵活选择和调整。因此,本文将深入研究地基加固施工技术要点,并结合现代工程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提升房屋建筑地基的加固效果。

1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特点

1.1复杂性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和施工技术的综合性上。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千差万别,从坚硬的岩石到松软的土壤,从平坦的平原到复杂的山区,不同的地质条件对地基基础工程提出了不同的挑战。因此,在进行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详尽的工程地质勘察,以准确了解地下岩土层的分布、性质、厚度以及地下水位等情况。同时,地基处理、桩基施工、基坑支护等技术手段的选择和应用也需根据具体地质条件进行灵活调整,这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此外,地基基础工程还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交叉,如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地质工程等,需要各专业人员之间的密切协作与配合,这进一步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

1.2隐蔽性

地基基础工程的隐蔽性是其施工过程中的一大特点。由于地基基础工程大部分位于地下,施工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如地基处理、桩基施工、基坑支护等都具有较高的隐蔽性。这种隐蔽性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也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都符合标准。同时,监理单位也需加强对隐蔽工程的监督和管理,通过现场巡视、旁站监理、平行检验等手段,确保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此外,施工记录和施工日志的填写也至关重要,它们为后续的质量检查和验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3重要性

地基基础工程作为房屋建筑的根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力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一旦地基基础出现问题,如承载力不足、沉降过大等,将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甚至可能导致建筑物倒塌等严重后果。因此,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工作。从施工准备阶段的地质勘察、施工方案设计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以及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检测与验收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确保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供坚实的保障。

2房屋建筑中常用的地基加固施工技术方法

2.1强夯处理技术

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强夯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处理和土壤改良。强夯处理是指利用重型夯锤对地面施加高频次冲击力,通过振动和压实土壤,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沉降和改善地基的工程性质。强夯处理技术地基改良效果好、施工周期短、成本低、环境友好、适用广泛。在设计时,首先,进行详尽的土壤调查和地基特性评估,了解地层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含水量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确定适合强夯处理的区域和夯击参数;其次,根据土壤特性和夯击要求,选择适当的夯锤型号和参数。根据土壤的承载能力、压缩模量等指标,计算夯击时间、沉重度、夯击次数等参数,以确保夯击能够达到预期的改良效果;最后,根据地基的情况和强夯处理方案,确定夯击层数和夯击间距。这要考虑到地基的深度、土壤的厚度、处理深度和设计要求等因素。

2.2化学加固处理法

化学加固处理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土壤中引入化学物质,改变土壤颗粒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力,从而增加土壤的黏聚力和摩擦力,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常见的化学加固处理方法包括硬化剂和深层固化剂2种类型。在设计时,需要对现场地基土壤进行详尽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化学特性,以确定适用的化学加固方法和材料。在化学材料选择时,应考虑化学材料的稳定性、耐久性、适用性以及与土壤的相互作用,确保选用的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在施工方法和参数控制时,要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和可控性,按照相关要求和指导进行施工。

2.3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补强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增大截面法,外包钢法,粘贴钢板法等。这些措施既能提高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又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增加截面法可以增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从而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据有关研究表明,采用变截面法对结构进行加固,其承载力可提高30%。例如,针对高层建筑梁柱连接存在设计缺陷而导致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采用加大截面法对其进行补强,使结构整体受力性能得到改善,从而保证了结构的安全使用。外包钢加固法是指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包覆一层钢板或型钢来加强其力学性能的方法。该方法施工简单,加固效果明显。

2.4木结构加固方法

木结构加固技术是建筑业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一种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木结构的加固技术也在不断地得到完善与创新。目前,对木结构建筑常用的加固方法主要有增加构件截面、增加支撑和加强连接等。例如,增设支撑,增加了木结构支点,从而提高了结构的整体稳定与承载力。实践证明,在木结构中增设支撑,可有效防止因受力不均匀或长期荷载引起的结构变形、开裂等问题。据有关研究表明,加撑可使木结构承载力提高30%以上,使结构寿命明显延长。在对木结构进行加固时,除增设支撑外,还常采用节点加强法。加强木结构构件间的连接,提高了整体刚度,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

结束语

结构加固技术是新建项目和改造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需要在了解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全面收集多方面资料信息及了解建筑结构受力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的结构加固方案。应结合项目情况和自然环境条件等选择适宜的结构加固技术手段,确保能够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价值与效能,在提升房屋建筑整体结构性能的同时,保证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稳固。结构加固技术既有利于提高房屋建筑建造水平,也可以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文亮,许景达,梁明,等.房屋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控制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1):52-54.

[2]尹华芊.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砖瓦,2023(12):132-134,137.

[3]牛振东.居民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04):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