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环境下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转变的研究
李飞
通榆县实验中学校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中可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不断强化教学效果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以高一信息技术教学为例,首先对互联网技术环境下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转变形式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探讨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转变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方式;教学模式;转变策略
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逐渐开始被引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教师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引导学生自主、灵活的进行知识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一过程中,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对于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
一、互联网技术环境下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转变形式
(一)线上线下学习方式
互联网技术背景下,高中学生在积极进行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开始由传统的课堂知识汲取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线上线下学习的方式[1]。主要是由于,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发布学习资源,从而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线上线下学习方式中,及时同教师以及其他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并在互动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灵感,从而逐渐获得更多的学习思路,这对于学生不断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突显学生主体地位
新时期,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中,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功能,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因此整个教学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可将信息技术学习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2]。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转变,不仅符合互联网时代对人才培养要求,也体现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核心价值,这一转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学生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互联网技术环境下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转变策略
(一)构建多元化在线学习资源平台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多元化在线学习资源平台。在资源的选择上,教师可注重资源的权威性、时效性和趣味性,确保资源既能满足学科教学需求,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同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认知规律,对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和分类整合,形成清晰的资源架构和导航体系。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及时的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学习途径,快速找到所需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数字化与编码”知识点教学过程中,为引导学生学会综合利用线上线下多种资源高效展开知识学习,教师可鼓励学生访问在线学习平台,观看上传的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数字化应用案例以及模拟实验等核心知识资源,并自主选择学习进度,课前通过平台观看视频讲解,了解采样、量化和编码等数字化的基本概念与流程,并利用在线习题进行自测,及时检验自身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并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积极同教师进行互动,提出疑问并同其他学生进行共同探讨。而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不仅可思考数字化对社会的深远影响,还会逐渐加深对数字化带来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社会问题的理解,可更加积极主动探索学习内容,形成良好的数字化思维和信息技术素养。
(二)利用智能技术促进教学个性化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各种先进技术逐渐开始在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讲,教师也应意识到互联网技术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中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发挥互联网技术功能,并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为从根本上强化教学效果奠定基础。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积极利用智能技术构建智能教学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行为模式自动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学习。
例如,在“数据分析”知识点教学中,为实现学生主体性这一教学模式的转变,新时期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积极借助智能学习平台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首先在互联网平台中上传与“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相关的教学视频、课件和实例分析,并利用智能平台的学习分析功能,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平台运行中可实时记录每位学生在观看视频和完成在线习题时的表现,并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自动识别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根据这些数据,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推荐相应的学习资源或提供额外的辅导材料。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数据分析过程中,特别是在选择分析方法和结果解读方面存在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智能平台为这些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案例分析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根据数据特征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同时,平台提供的智能化反馈功能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逐步加深对数据分析方法的掌握。平台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动态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下掌握知识。这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从而加强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
结语: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技术环境下,新时期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功能,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学习模式的融合路径,有效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并发挥互联网技术功能,积极构建多元化在线学习资源平台,促进个性化教学,促使整个教学活动开展中能够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自主展开知识的探索,从而在长时间信息技术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为学生创造更具活力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郝德军.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中国新通信,2024,26(15):70-72.
[2] 宋利波.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新通信,2024,26(10):224-226.
[3] 杨国伟. 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高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J]. 移动信息,2024,46(12):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