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数学生动课堂的教学策略与实践探索
秦保华 秦东山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职业教育中心,443600
摘要:“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本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面临的挑战,探索生动课堂的教学策略与实践路径。通过实施“四动”(价值驱动、内容联动、思维触动、学习主动)与“八有”(目标有“四见”、内容有联动、讲授有限、教学有情境、眼中有学生、师生有互动、思维有深度、赋能有数字化)的教学策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还显著增强了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详细阐述了生动课堂的构建过程,旨在为中职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生动课堂;四动八有;教学策略
引言: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更需培养其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兴趣缺缺,因此探索生动、高效的教学策略,成为提升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价值驱动,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内在动力
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价值驱动是构建生动课堂的首要策略。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个人发展、职业需求紧密结合,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学习的实用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传统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数学与现实生活、职业发展的紧密联系。这导致学生难以看到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进而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价值驱动策略强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以函数教学为例,在讲解函数概念、性质及图像时,教师可以引入电子商务中的数据分析案例。例如,通过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利用函数模型预测未来销售趋势,或者根据库存情况调整进货策略以优化库存管理。这些实际应用不仅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函数模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还激发了他们探索数学奥秘的热情。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更多与职业相关的数学教学案例。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可以讲解三角函数在机械零件加工中的应用;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则可以探讨概率统计在财务管理中的意义。通过这些与专业紧密结合的数学案例,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数学学习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价值驱动策略还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及职业规划,为他们量身定制数学学习目标。这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如数学建模竞赛、数学应用项目开发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和价值,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价值驱动策略通过明确学习目标、结合实际应用、关注个体差异等方式,有效激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为构建生动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内容联动,跨学科融合,增强学习关联性
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内容联动策略强调数学教学不应孤立存在,而应与其他专业课程相互融合,共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跨学科的知识整合,旨在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使数学学习更具实践意义。以几何图形的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图形的性质、定理及证明。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更关注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因此在讲解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巧妙地结合机械设计中的图纸绘制。通过引入机械设计的图纸绘制案例,教师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几何图形在工程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内容联动还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机械设计课程中,学生可能需要利用几何图形进行零件的建模和仿真。这时,他们就可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坐标变换、曲线拟合等,进行精确的建模和计算。这种跨学科的应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技能,还提升了他们的专业技能。通过内容联动策略的实施,学生不再将数学视为孤立的知识体系,而是将其视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这种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不仅增强了数学学习的关联性,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积极推广和应用内容联动策略,以构建更加生动、有效的数学课堂。
三、思维触动,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深度学习
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思维触动策略致力于通过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与深入探究。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它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一系列与现实生活或工业生产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例如,利用数学建模软件解决企业实际运营中的优化问题,如生产线的效率提升、库存成本的降低等。这些问题不仅具有挑战性,而且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比较和优化。这种多角度的分析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因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尝试、调整,甚至推翻原有的想法,这种不断试错的过程正是创新思维培养的关键。通过思维触动策略的实施,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成为了主动的问题解决者和知识的创造者。
四、学习主动,强化自主学习,提升自我效能感
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学习主动策略的核心在于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形成初步的认知框架。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跟上教学进度,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也是提升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分享想法,共同解决问题。这种互动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数字化平台为学习主动策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教师可以利用在线课程、数学学习社区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互动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同时,数字化平台上的即时反馈和互动功能,也有助于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升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反思总结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定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反思,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结束语:生动课堂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方法、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与探索。通过实施“四动八有”教学策略,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不仅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双重提升,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生动课堂的教学实践将更加丰富多彩,为中职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月华.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J].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1(1):0297-0297.
[2]周晓明.探究中职数学的教学策略与实践[J].成长, 2020.
[3]翁志锋.探究式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0, 037(001):P.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