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效率的途径研析

作者

乔琳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第三中学  044100

引言:古典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受到师生的高度关注。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常常出现“以讲代学”的方式,导致学生鉴赏能力迟迟得不到提升。这种形势下,教师就需要做好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工作,向学生传授有效的鉴赏方法,从而提高其整体鉴赏水平。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效率的必要性

传统的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常以考试知识点为教学起点。对于学生来讲,古典诗词本身比较枯燥,如果采用单一教学方法,就会导致学生缺少兴趣,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较差。伴随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也面临新挑战和新机会。如今,高中语文教师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选择一种学生愿意学习的、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期望以此来提升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操。同时,教师尝试用古典诗词进行教学,让学生置身其中,与古代文人墨客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更好地了解作者感情,进而对所读古诗词有更深刻的印象[1]。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效率的途径

(一)结合朗读进行鉴赏,体味作者感情

一篇古典诗词,需要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朗读,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如果学生想要深入地感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用古诗词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就需要带着情感去阅读。在古典诗词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放在古诗词的写作背景之下,从而更好地感受到作品中的韵味。此种反复朗读,并不意味着机械地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而是要在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有情感地大声朗读古典诗词鉴赏,并深入地挖掘古典诗词鉴赏中所蕴含的生命哲理 [2]。

例如,在《蜀道难》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通过对古典诗词反复研读,让学生对李白说“蜀道难”的原因有更深刻理解。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反复朗读古典诗词,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思考,并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对问题答案进行沟通,最终由组长对答案进行汇总和归纳。在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先要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全文,在朗读过程中要注意文章的停顿,保持丰富感情。在朗读完毕后,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代表来回答刚才所提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点评和补充,从而深化学生对作者情感的认知,与作者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二)依托想象进行鉴赏,领悟意境之美

在古典诗词鉴赏课中,掌握诗词意境是诗词鉴赏的重要环节,也是与普通语文教学内容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方面。古典诗词语言比较简洁,短小的句子中蕴涵丰富情思,是对一种艺术形象的展现形式。所以,在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要营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古典诗词的意境,确保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古典诗词意境[3]。

例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回忆、分析历史上发生的事情,调动学生想像力、联想力,去重温周郎的一生,追忆伟大的历史人物。在这首古典诗词鉴赏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意境,可以引导学生以这首诗的内容为基础,展开自己的想象。如通过现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画面,可以感受到这首古典诗词中的壮阔和忧伤之情,感受在千百年来涌现出的许多风流人物和英雄伟绩。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都成了过去式,展现了那一时代的悲凉。通过此种方法,使学生能想象其意境,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又如“乱石击空,惊涛拍岸”一句,通过对其意境展开想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即可体会到壮观景象,并与后文内容互相呼应,从而表达出作者有志不得发的无奈,深化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掌握效果。再如,教学《琵琶行》时,为了令学生更进一步地感受长篇乐府诗的内涵,教师即可应用相关的古典音乐渲染气氛,从而促进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意境加以想象,了解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凉心境。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不仅能从古典诗词中汲取智慧,还能真正掌握诗词内涵,逐步发展鉴赏素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古典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感悟古人情怀以及继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在新一轮素质教育倡导下,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采取能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并积极地挖掘各种可用的教学设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浓厚兴趣,以此来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钟丹 .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J]. 中国教育学刊 ,2023(05):106.

[2] 吴真 . 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古诗词鉴赏教学 [J]. 今古文创 ,2020(16):89-90.

[3] 张正贵 .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策略分析 [J]. 才智 ,2020(0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