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化改造赋能煤化工煤焦油加工效率提升实践

作者

刘志鹏 田素肖 谭程程

山东晨阳新型碳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 370830199307022279 370811198808204050 370811198901271821

引言

在全球倡导绿色、高效能源发展模式的背景下,煤化工产业作为传统能源产业的重要分支,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煤焦油加工是煤化工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其加工效率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传统煤焦油加工方式存在诸多局限,难以满足现代工业对高效、精准、环保生产的要求。智能化改造作为新兴且具潜力的手段,为提升煤焦油加工效率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整合先进信息技术与加工工艺,可实现对生产全流程的优化,从而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1. 传统煤焦油加工面临的挑战

1.1 生产流程复杂且控制粗放

煤焦油加工涉及多道复杂工序,从蒸馏、裂解到精制,各环节紧密相连且参数相互制约。在某煤化工企业的传统生产模式下,以蒸馏工序为例,人工调节温度、压力等参数,由于煤焦油成分复杂且批次间差异大,导致产品馏分不稳定。据统计,在智能化改造前,该企业煤焦油蒸馏产品的馏分纯度波动范围高达 ±5% ,使得后续精制工序难以稳定运行,约 20% 的产品因馏分问题需重新加工,造成了人力与能源的浪费,直接导致整体生产效率降低约 15% 。而且各工序间信息传递滞后,如裂解工序完成后,其产物数据需人工统计并传递至精制工序,平均延迟时间达 2 小时,导致精制工序不能及时调整参数,影响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

1.2 设备管理滞后且维护成本高

煤焦油加工设备长期处于恶劣工况,易出现磨损、腐蚀等问题。传统设备管理依赖定期巡检与故障后维修,无法提前发现潜在故障。例如,该企业的加氢反应釜,由于缺乏实时监测,在一次运行中因内部部件磨损未及时发现,导致反应釜局部过热,引发故障。此次故障造成生产停滞 3 天,维修成本高达 5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在智能化改造前,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停滞每年约 20 天,维修成本占设备运营成本的 30% 。同时,设备运行数据记录与分析不足,无法依据设备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维护计划,导致维护过度或不足,进一步影响设备寿命与生产效率。

1.3 质量控制难度大且缺乏实时性

煤焦油产品质量受原料、工艺等多种因素影响。传统质量控制依靠定期人工抽样检测,检测周期长且样本代表性有限。在该企业中,产品质量检测周期为 4 小时,期间若原料或工艺出现波动,难以及时察觉。据数据显示,因质量检测滞后,约 10% 的产品在出厂前检测不合格,需返工处理,增加了生产成本与生产周期。而且传统检测多关注常规指标,对产品微观结构与性能分析不足,无法满足高端市场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导致产品附加值较低。

2. 智能化改造提升煤焦油加工效率的实践

2.1 智能化生产流程优化

该企业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与工业互联网技术,构建智能化生产流程。在各工序安装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数据,通过 5G 网络实时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建立生产过程模型,实现参数自动优化。以蒸馏工序为例,智能化系统根据实时数据自动调整加热功率与回流比,使产品馏分纯度波动范围缩小至 ±1% ,减少了重新加工产品的比例至 5% 以内,生产效率提高了 20% 。同时,通过系统集成,各工序实现数据实时共享,精制工序可提前依据前序工序数据调整参数,生产流程的整体流畅性显著提升,生产周期缩短了 18% 。

2.2 智能化设备管理升级

搭建智能化设备管理平台,运用物联网技术连接所有关键设备,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如振动、温度、电流等。通过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算法,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与故障预测。以加氢反应釜为例,系统根据振动与温度数据变化,提前一周预测到内部部件磨损趋势,及时安排维护,避免了故障发生。智能化设备管理使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停滞时间缩短至每年 5 天以内,维修成本降低了 40% 。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记录设备从采购到报废的所有信息,依据运行数据优化维护策略,设备使用寿命延长了约 25% ,设备综合运行效率提高了 15% 。

2.3 智能化质量控制强化

采用先进的在线分析仪器与智能检测设备,实现全流程质量实时监测。例如,在生产线上安装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实时监测产品成分变化,数据反馈时间缩短至分钟级。结合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建立质量预测模型,根据原料质量、生产参数等多维度数据,提前预测产品质量趋势。当预测到质量偏差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并提供调整建议。通过智能化质量控制,产品出厂前不合格率降低至 3% ,产品一次合格率从原来的 85% 提升至 95% ,产品质量稳定性显著增强,满足了高端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产品附加值提高了约20% 。

3. 智能化改造的成效与展望

3.1 智能化改造的成效

通过智能化改造,该煤化工企业在煤焦油加工效率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整体生产周期缩短了 25% ,产品收率提高了 18% 。设备管理更加科学高效,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停滞时间大幅减少,维修成本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延长。质量控制得到强化,产品质量稳定性增强,不合格率降低,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据财务数据统计,智能化改造后,企业年利润增长了 30%

3.2 智能化改造的展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改造将在煤化工煤焦油加工领域进一步深化。一方面,智能化技术将与绿色制造理念深度融合,实现节能减排与高效生产的双重目标。例如,通过智能能源管理系统,优化能源分配,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另一方面,智能化改造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实现信息共享与资源优化配置。企业需持续关注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以适应智能化发展的需求,推动煤化工行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结语

智能化改造为煤化工煤焦油加工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有效解决了传统加工方式的诸多难题,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与企业经济效益。在智能化改造中,先进的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调整生产参数,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达到最佳状态。智能算法的应用使得原料利用率大幅提高,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了绿色生产。尽管智能化改造过程中面临技术、资金与人才等挑战,但从长远看,其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智能化设备不仅提高了生产线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还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了供应链管理,降低了运营成本。煤化工企业应积极拥抱智能化变革,不断探索创新,以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波 , 党鹏 , 李东海 , 等 . 基于数据驱动的智慧转底炉生产管控系统 [J].工业加热 ,2025,54(06):48-52.

[2] 张西恒 , 马盟盟 , 赵宁 . 厚煤层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采煤机与液压支架协同控制技术研究 [J]. 煤矿机械 ,2025,46(07):64-68.DOI:10.13436/j.mkjx.202507018.

[3] 李玲珑 , 吴彩华 , 刘丽 . 中低温煤焦油深加工利用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5,45(09):92-94.

[4] 孟德昌 , 赵渊 , 秦丽英 , 等 . 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分离提取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煤炭 ,2025,51(01):215-226.DOI:10.19880/j.cnki.ccm.2025.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