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研究
辛树华
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工农小学 137500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阅读有利于增加小学生的词汇量、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通过阅读还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让他们在愉悦的状态下获取知识,为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存在诸多问题,在此种背景下,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问题
(一)阅读兴趣不高
不少学生觉得阅读枯燥,更倾向于看电视、玩游戏等娱乐活动。这主要归因于两方面,家长和教师对阅读重视不足,未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适合该年龄段的书籍种类单一、内容乏味,难以吸引学生。
(二)阅读时间不足
学生课业安排比较多,除完成作业外,还需参加各类辅导班和兴趣班,导致阅读时间有限。而且部分家长未意识到阅读重要性,未专门安排阅读时间,使学生阅读时间无法保障。
(三)阅读方法不当
学生年龄小、经验少,阅读常走马观花,对内容理解不深,难以获取有效信息。同时,部分学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阅读速度慢等情况,影响了阅读效果。
二、影响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形成的因素
(一)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是学生的主要读书场所,学校阅读教育对学生读书习惯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学校重视阅读教育,对学生提供充足阅读资源、开设阅读课程、组织读书活动,学生自然读书机会就多,阅读兴趣自然也就更容易培养;如果学校不重视阅读教育,只顾学业成绩,不注重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将很难有机会进行阅读,更难以培养阅读兴趣,很难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养成读书习惯。
(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主观因素也在影响着阅读习惯的养成。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很难在阅读时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状态,同时,自控能力较弱,受到外界干扰因素较大。并且有些学生因为性格内向、胆小害怕等原因不能与其他人分享读书感想,也就影响了阅读兴趣培养。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形成阅读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若热爱阅读,经常在家里读书,为孩子树立典型,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阅读兴趣就比较浓厚;反之,家长若不注重读书,经常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使孩子认为阅读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失去对阅读的兴趣。
三、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学校要大力营造阅读文化,打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比如,可在学校内放置图书角、阅览室,放置不同种类的书籍,让学生随时可以接触到书籍。要定期开展读书活动,开展读书比赛、读书分享会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此外,教师在课堂中也要带动学生开展阅读,传授阅读方法、技巧,锻炼学生阅读能力。
家庭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书香阅读空间,比如,可在家中设立一个亲子阅读角,并放置一些适合孩子的图书,在良好的氛围中让孩子读书。家长平时要以身作则,抽出一定的时间读一些书,做个好榜样。家长可与孩子一同阅读一本书,共同交流分享阅读感想。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这些书籍应该具有趣味性、故事性和教育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可以选择一些绘本、童话故事、儿歌等作为阅读材料。
教师、家长可根据不同阅读方式开展亲子阅读、师生共读、自主阅读等方式,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感受阅读的乐趣。例如,在亲子阅读中,家长与学生一起通过朗读的形式来读书,并加入生动的语言和表情来表达书中的内容,让孩子在感受阅读中的乐趣。
(三)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精读是让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的一种阅读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精读时先通读文章,了解大意,再逐词逐句地读,了解每个词语、每句话的含义;最后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思想、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等进行分析总结。
教师可教给学生预测、提问、推断等阅读技巧,辅助学生提升阅读效率和理解度。比如,阅读之前,可引导学生根据书名、封面、目录等去推断文章内容;阅读之中,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思考、查阅资料解决疑惑;阅读之后,可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总结,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四)建立有效的阅读激励机制
学校可设立阅读激励机制,对阅读较好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如可设立“阅读之星”“书香班级”等荣誉称号,对于获得这些荣誉的班级和学生给予表彰奖励;学校可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奖励,如书目、文具等,来激励学生阅读。
家长还可以制定家里的阅读奖励制度,奖赏、激励孩子的阅读过程,如读完一本书后,表扬孩子,并给他一个小礼物,比如一颗小星星或一个小贴画;
当孩子攒够了一定量的小星星或贴画,家长可以满足孩子的一个小小要求,比如带孩子去公园玩耍或买孩子喜欢的玩具等。这样有利于孩子阅读兴趣的提高。
结语
总之,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家校和社会三者的通力合作。在家庭,父母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传授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建立起科学的阅读激励机制;在学校,学校要开展浓厚的阅读文化,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传授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只有家、校、社齐心协力、多管齐下,才能有效培养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读物阅读习惯,让他们在读物阅读中获取知识、快乐和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易春 . 从“教课文”到“教阅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新路径 [J]. 语文新读写 ,2025,(01):57-59.
[2] 戴春河 . 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与表达能力协同发展研究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4,(24):7-9.
[3] 张安菊 . 阅读好习惯,学习好帮手——培养小学低年级学段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策略探究 [J].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2024,(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