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应用本科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作者

郝永生

辽宁财贸学院 辽宁 葫芦岛 125105

   

引言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在中国教育体系里越发受关注,现在应用本科教育碰到不少难题,尤其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育资源等方面存在的困境,制约教育效果和社会接纳度,本文打算分析这些困境,研究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期望能为改进应用本科教育质量提供参考,经过对困境的详尽剖析并给出对策,本文期望能给教育部门和高校在应用本科教育实施时提供可行建议。

一、应用本科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毕业生就业路径不明

应用本科教育旨在培育兼具理论知识与行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实际操作时,应用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常存在明显模糊性,多数院校未明确区分学术本科和职业本科的培养差异,让应用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面临很大难题,鉴于缺少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不少应用本科毕业生难以契合行业需求,造成就业竞争力不强,毕业生往往在学术本科与职业本科两个方向间摇摆不定,无法在就业市场上获得有利地位[1]。

若想解决这个问题,得搞清楚应用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各专业的实际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方向,应用本科院校需增进和行业的衔接,弄清楚各专业的职业发展路线,并且借助产学合作、建设实习基地等办法,帮助学生更妥善地规划职业道路,清晰的教育目标可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就业指引,以此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体系设置与学生能力素质要求不匹配

课程体系设计和学生能力素质要求明显不相符,当前应用本科教育面临一大难题,尽管应用本科教育重点是培养实践能力,然而不少院校在安排课程时,还是更看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课程占比不高,导致学生毕业时职业技能不过关,特别是课程内容没办法和行业发展需求有效契合,学生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难派上用场,大量院校课程体系和国家或地方行业标准不契合,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直接进入实际岗位,导致学生需求和市场需求出现脱节 1210

为化解这一难题,应用本科院校要依据行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让课程内容包含学生实际工作所需技能,加大实践课程的占比,推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贴合实际工作场景的课程,增强学生实践本事。

(三)教学配套资源不充分,教育训练特色不清晰

很多应用本科院校普遍存在教学配套资源匮乏的问题,尽管这些院校一心想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学生,然而资源有限,不少院校没办法提供足够的实践教学设备和教材,教学资源匮乏还体现为教师实践经验不够丰富,以及教材专业性欠佳,应用本科院校搞教材建设,依赖传统学术本科教材,这些教材大多理论性过强,难以引导学生实践,很多院校的教育培养模式较为单调,缺少独特的教育特色,没能构建出契合应用本科特点的教学体系。若想解决这个问题,应用本科院校需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上,购置并运用契合行业需求的实践教材与设备。

二、应用本科教育的对策

(一)探索明确的应用本科教育模式

若要提升应用本科教育的质量,首要任务是明确其教育模式,尤其是明确应用本科的培养目标与方向,应用本科要定位成“学科理论 + 技术应用”的教育模式,一边保留学科理论知识,加大技术转化与应用的力度,该模式规定,应用本科院校在教学中既要抓好理论知识传授,又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出能解决实际问题,且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3]。

具体建设课程体系,需按照学科特点,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保证学生学理论时,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为达成该目标,应用本科院校可借鉴先进教学模式,像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这类,增强学生动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建设系统的应用本科教材体系

应用本科在教材体系建设时,需处理好现有教材内容偏重理论、实践欠缺的难题,教材编写需充分顾及行业需求,同时结合学科特性,编出实用的教材,可按学科核心理论、跨学科技术整合和创新实践等模块划分,保证教材能助力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理论,具备实操能力。

应用本科院校需增进与企业及行业的协作,利用企业的实际案例与经验,编写出契合行业需求的教材,借助与企业的合作,教材既能更有效地助力学科教学,又能为学生提供直面实际问题的学习素材,提升教材实用性与前瞻性。

(三)通过微专业等形式平衡学术与职业技能

微专业作为新兴教育模式,能让学生短时间掌握特定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弥合学术本科与职业技能之间的鸿沟,应用本科院校可借助开设微专业,帮学生填补主专业课程的漏洞,提升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微专业开设时可按照市场需求设定特定技能模块,让学生在主专业基础上掌握更多跨学科能力与新兴领域技能。

微专业的开设可与主专业课程相融合,助力学生平衡学术知识与实践技能,微专业设计要突出灵活性与实践性,让学生在学习时迅速掌握行业核心技能,提升就业能力。

结论

本文对应用本科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展开分析,给出对应对策,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解决就业途径不明确的问题;应强化课程体系搭建,保证课程内容契合学生能力要求;应用本科院校需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提供更完善的教学配套资源;借助创新教育模式,像开设微专业这种方式,助力学生平衡学术与职业技能,实施这些对策后,应用本科教育能更好地契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造就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卫东 . 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调查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J]. 大学教育 ,2024(15):48-51.

[2] 王丽媛 , 栾景红 . 产教融合视域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44(9):117-121.

[3] 陈春晓 , 王金剑 .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发展现状 , 困境与对策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4):6.

作者简介:郝永生(1966.01-),性别:男,籍贯:山西省阳泉市,民族:汉族, 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教授,研究方向: 系统分析与评价。

本文系2025 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