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堂深度融合的路径与效果分析
陆晶纱
广南县桃源完全中学校 663000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现代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课堂教学变革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样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深度融合,避免“形式化”“工具化”的误区是当前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堂深度融合的具体路径及其带来的教学成效,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思路和实践经验。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堂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构建真实语境,提升语言感知能力
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营造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帮助他们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语言、使用语言,比如在教授“Cultural heritage”单元时教师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不同国家的文化遗产场景,让学生“置身”于异国文化之中进行语言学习,这种沉浸式体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还能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从而提升语言感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传统的黑板 + 讲授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多元学习需求,而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则为教学内容的呈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英文电影片段、动画短片或新闻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语言知识更加直观、生动,比如在“Wildlife protection”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 BBC纪录片《Planet Earth》的相关片段,引导学生关注野生动物保护问题,并围绕影片内容展开讨论和写作训练,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通过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视听材料中获取信息,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同时锻炼听力和阅读技能。
开展线上协作学习,促进学生深度参与
信息技术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提供了便捷平台,教师可以借助在线协作工具如 Google Classroom、钉钉群组等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分工合作、交流分享,比如在“Environmentalprotection”主题下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制作一份英文环保倡议书,通过网络平台上传资料、互相点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查阅大量英文资料,需进行信息整合与创意表达,锻炼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线上协作学习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运用智能平台,实现个性化学习指导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教师可以利用智能学习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为其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练习内容,比如在“Grammar focus”模块中引入 AI 智能题库系统,学生完成练习后系统会自动生成错题分析报告并推荐相关巩固练习,这提高了复习效率,减轻了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通过智能平台的应用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二、高中英语课堂应用信息技术的效果
(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信息技术以其形象化、互动性强的特点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比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知识灌输,多媒体课件、互动游戏、在线测验等形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许多教师反馈自从引入电子白板和 PPT 动画辅助教学后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增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多样化学习资源和真实语境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锻炼,尤其是在听说训练方面,语音识别软件、在线配音练习等工具让学生有机会模仿地道发音,纠正发音错误,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阅读材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水平,写作任务与数字平台的结合使学生能更快获得反馈,反复修改润色,提升写作质量。
(三)促进教师教学理念与能力的转变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方法,许多教师开始尝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模式,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技术操作能力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逐渐掌握了课件制作、微课录制、数据分析等技能,为教学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部分学校还建立了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
(四)推动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信息技术为教学评价提供了更为科学、全面的手段,通过在线测试系统教师可以即时获取学生成绩数据,精准掌握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形成性评价也得以落实,如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作业提交情况、课堂表现等,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一些学校还引入了电子档案袋(E-portfolio)作为评价工具,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整理归档,既是对学习过程
的回顾也是自我反思和成长的见证。
(五)助力教育公平与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突破了地域限制,使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广泛传播,通过网络直播、远程授课、慕课平台等方式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英语教学,城乡学校之间、不同层次学校之间的教学差距有所缩小,促进了教育公平,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源和研究成果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信息技术的普及让教育真正实现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理想状态。
结论: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堂的深度融合是教学手段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它为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构建真实语境、丰富教学资源、促进协作学习、实现个性化指导等多种策略信息技术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它也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将在英语教学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其应用边界,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全面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素芹. 高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策略探究[J].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10):71-73.
[2] 王明颖 .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研究 [J]. 中学生英语 , 2023(36):41-42.
[3] 唐晓兰 .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教学融合路径研究 [J]. 成功 ,2024(12):0076-0078.
[4] 刘艳 . 高中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路径探究 [J]. 英语教师 ,2024, 24(17):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