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在高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作者

吴姝旻

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

一、引言

随着全球高等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的加速," 人工智能(AI)" 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逐渐趋于紧迫且重要 [1]。近年来,许多高校已开始采用 " 人工智能 " 技术以优化教学管理、学生服务和行政流程。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高校对新技术的认知与接受,更是教育管理理念变革的直接体现。通过引入 "AI",高等院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决策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善服务质量,从而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教育需求和管理挑战[2]。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 " 人工智能 " 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其所面临的多重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3]。具体而言,我们将借助 "PEST 分析 " 模型,从 " 政治 "、" 经济 "、" 社会 " 和 " 技术 " 四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政治环境的变化,包括政策的引导和法律法规的约束,对 "AI" 的应用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国内外关于数据隐私和安全的立法日益严格,这就要求高校在利用 "AI" 技术时必须遵循相应的数据保护法规,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二、人工智能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挑战

( 一) 应用领域分析

在当今高校行政管理中,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渗透至各个领域,成为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科学性的重要驱动因素。具体而言,人工智能在招生、学生服务、教务安排等部门的应用案例愈发显著,这不仅体现在工作流程的优化上,同时亦彰显了其在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方面的不可或缺性 [4]。

人工智能在招生领域的应用尤为突 历史招生数据的深入挖掘,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模型,院校能够精准 言处理技术,学校可以分析潜在学生在线搜索行为和社交媒体上的 传策 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决策方式,显著提升了招生的成功率,保障了学生来源的多样化,同时为行政管理者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表1 :人工智能在高校行政管理应用现状及挑战概述

( 二) 面临的挑战

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正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5]。然而,尽管 AI 技术在提升管理效率、优化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效果显著,但其应用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同样不可忽视。这些挑战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涉及到伦理、安全和管理体制等多个维度。

从技术应用能力的角度来看,很多高校在引入AI 技术时,通常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约有 60% 的高校在数据处理和 AI 应用方面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 AI 在行政管理中的有效运用[6]。与此同时,AI 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也要求高校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细致的技术评估与选择,确保所选技术能够真正满足特定的管理需求。

伦理与法律问题是高校在应用 AI 技术时面临的另一重大挑战。AI 系统的数据利用往往涉及敏感的个人信息,若未能妥善处理,将可能引发隐私泄露、数据滥用等一系列安全隐患。因此,高校在建设 AI 管理系统时,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落实数据保护措施,以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权的尊重。

管理体制的优化也是高校行政管理中应用 AI 技术需面对的重要课题 [7]。传统的管理模式往往决策流程冗长且决策机制不够灵活,导致信息流转滞后,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而 AI 技术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实时分析能力,可以帮助高校在组织结构上做出必要的优化。然而,管理体制的创新并非易事,往往需要从管理层面进行深刻的变革,以满足科技发展的要求。

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有效提升技术应用能力、优化管理体制成为了高校必须采取的战略举措 [8]。高校应加大技术投资,培养专业的 AI 应用人才,并通过职工培训提升整体的技术应用水平 [9]。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实践性项目的实施,形成产学研结合的良好局面,这将有助于提高 AI 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效果 [10]。

尽管人工智能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量变的积累和质变的突破依然面临诸多挑战[11]。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理念与敏捷的技术应用,方能充分发挥 AI 在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优化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作用,推动高校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进程。

三、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应对策略

( 一) 策略一:提升技术应用能力

现代高校的行政管理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日益成为有效提升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核心手段。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深入探讨如何提升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这不仅涉及到技能培训,还需要在资源整合和系统优化上下功夫,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在教育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12]。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策略的必要性及实施路径。

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高校行政管理中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情况显示,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 42.5% ,其中企业培训项目资源调配效率提升达 85%. 。该数据显示出,通过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高校可以更好地支持人工智能相关的培训项目[13]。因此,提升高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首先需要明确培训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增强他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这一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学科的交叉应用,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教育管理需求 [14]。

经过多年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学生满意度得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20 年为4.0,2021 年为4.2,2022年为 4.4,2023 年为 4.5,预计到 2024 年将达到 4.6(15) 。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技术应用对学生服务质量的重要影响,也表明高校在培训与技术应用上的持续投入所带来的成效。因此,全面提升师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接受度和使用能力,将直接促进学生满意度的进一步提高,为高校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16]。

再者,数据上临时调整率的显著下降(78%)说明,在一定技术能力和规范流程的支持下,高校行政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强[17 。这表明通过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可以显著降低因资源配置不足或技术障碍而带来的管理瓶颈。因此,高校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特别是那些对人工智能技术依赖性较强的部门,以确保在资源调整和管理决策时,能够迅速响应,各类数据处理和决策支撑能力得到提升 [18]。

从多维度的业务意义来看,技术培训不仅仅是技能层面的提升,更是思维方式和工作流程的变革。通过系统的知识更新与实践训练,管理人员与教师将能够更高效地进行数据分析(Data Analysis)和决策制定(Decision Making),实现教育管理的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提升高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是实现高效管理和优质服务的关键策略[19]。为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并整合各方资源,以协同推进这一策略的实施,最终在高校行政管理中构建起一个智能高效的运行生态。

( 二) 策略二:优化管理体制

在当前的科技迅猛发展背景下,人工智能逐渐成为推动高校行政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然而,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往往存在组织僵化和决策迟缓等问题,限制了人工智能的有效应用。因此,优化管理体制成为高校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一个必然选择。

分析传统高校管理体制的特点可以看出,其多为等级分明、条线分隔的模式。这种结构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促进了管理的规范化,但在面对快速变革的外部环境时,却难以快速响应和适应,导致了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时产生不协调的现象。例如,一些高校在尝试实施基于 AI 的学生管理系统时,常常由于行政流程的复杂性而导致项目进展缓慢,阻碍了技术的有效落地。因此,针对这种僵化的问题,通过对组织结构的重塑和流程的优化,将是促进人工智能应用的关键[20]。

为此,高校可以借鉴变革管理理论中的相关视角,明确提出重点优化的领域和措施。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打破传统的部门壁垒,促进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整合,从而形成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协作网络。管理流程的精简亦不可或缺,将繁冗的审批流程转化为更加灵活和敏捷的管理方式,可以大幅提升决策效率。例如,若高校能通过建立 AI 辅助决策系统,实现数据驱动的实时反馈,将有效缩短决策时间,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结语

人工智能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展现出广泛的潜力与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高等教育的数字化与信息化进程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高校在教学管理、学生服务及行政决策等领域带来了诸多创新。然而,技术的复杂性、数据隐私与伦理问题以及管理体制的僵化,均给人工智能的有效应用带来了阻碍。研究显示,许多高校在 AI 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得技术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因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日益严格,高校在采集与利用数据时必须增强合规意识, 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为此,构建适应性强、协调高效的人工智能管理体系,既是高校行政管理创新的必然方向,也是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引入 PEST 分析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及技术四个维度全面分析人工智能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挑战,将为高校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在经济层面,虽然人工智能应用具备长期成本效益,但短期的投资与维护费用仍需合理配置,以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应用能力,重视资源整合与协调,建立持续的反馈机制,方能有效推动人工智能在高校行政管理的深入应用。而在社会层面,如何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接受度与信任度, 是确保新技术落地的关键。通过多样化的沟通与合作,促进师生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正面认知,能够进一步推动其成功实施。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需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应用路径,通过科学管理理念和灵活的组织架构,不断优化管理体制,顺应高等教育的智能化改革趋势。只有在充分认识挑战的基础上, 才能将人工智能真正转化为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和决策科学性的有效工具,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科研者与行政管理者应共同努力,以期推进高等教育管理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精细化转型。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实践探索,未来高校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上将能够更为成熟,为教育体系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但长林 . 高校行政管理行政效率提高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探究 [A]. 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 论文汇编(一)[C]. 福建省商贸协会 :2021:678-679.

[2]任轶楠 .“后真相”时代高校育人的挑战与应对 [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1,31(01):30-33.

[3]潘燕 . 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探析 [J]. 成才之路 ,2022,(16):46-48.

[4]凌枫 . 人工智能时代学生道德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 [J].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3,39(05):3-8.

[5]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安全风险与挑战 [J]. 中国信息安全 ,2023,(07):70.

[6]卓林 . 新媒体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J]. 冶金管理 ,2021,(19):160-161.

[7]吕秋仪 . 高校档案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J]. 办公室业务 ,2022,(12):140-141.

[8]周婷婷 . 微信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J]. 作家天地 ,2021,(10):169-170.

[9]林燕萍 , 付冬波 . 人脸识别技术在高校应用中的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 [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08):259-260.

[10]林思克 , 李荣 , 陈金伟 . 高校教师评价改革结构性矛盾的风险挑战与应对策略 [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22(05):50-58.

[11]李秋韵 .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战及其应对 [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32(01):74-79.

[12]孝如云 . 人工智能对金融行业就业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02):49-51.

[13]金欣 . 人工智能对法律价值的挑战与应对 [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3):69-78.

[14]刘敏 . 人工智能时代法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J]. 集美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2021,22(03):62-67.

[15]周忠良 .ChatGPT 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变 革、挑战与应对 [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45(05):134-146.

[16]王映 .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22(01):51-56.

[17]张媛媛 .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J]. 山西青年 ,2023,(23):166-168.

[18]池银花 . 人工智能时代新闻记者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J]. 中国地市报人 ,2021,(11):35-36.

[19]何跃, 甘荣丽“. 数据噪音”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J]. 广西社会科学,2021,(03):166-171.

[20]谢拓 . 人工智能时代法律职业的挑战与应对 [J]. 应用法学评论 ,2020,(01):282-294.

姓名:吴姝旻 , 性别:女 , 民族:汉族 , 籍贯:贵州遵义 , 出生年月:1997 年 9 月 17 日 , 学历:大学本科 , 研究方向:行政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