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关洁

梁山县拳铺镇徐集碱柳小学 山东济宁 272600

   

关键字: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深度融合

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借助信息技术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另外,信息技术能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需要注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味地将教学重点和难点展示在黑板上,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可以主动地获取知识,以此来提高学习积极性。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对文本进行有效地呈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丰富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设备引入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具体、生动的知识场景,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设备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感受到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设备作为媒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课堂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

(三)提升教学质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课本知识。例如,在学习《一寸虫》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教学,通过播放动画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还能够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途径去认识文章中的内容,从而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问题

(一)教师信息素养能力不强,培训力度不够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工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信息素养能力不足的问题。一些教师认为自己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能力,就能够开展信息化教学工作,从而忽视了对自身信息素养能力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培训力度不够导致,教师培训流于形式,不注重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不利于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提升。

(二)语文信息化教学平台不完善,无法保证学生学习需求

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平台的认识不足,也没有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师在应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时,没有明确地将目标、计划落实到课堂中,也没有对教学平台进行合理的运用,导致信息化教学平台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识到语文信息化教学平台的重要性,并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建立科学、完善的语文信息化教学平台。

(三)硬件设施与资源建设存在短板,不利于信息技术的使用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硬件设施与资源建设的短板也是影响其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部分小学校没有完善的硬件设施与资源建设,影响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硬件设施与资源建设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对策

(一)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强化融合应用培训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应用,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此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提升自身信息素养,这是实现语文教学创新发展的关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强化自身信息技术素养,从而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需要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培训。例如在进行电子白板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电子白板的应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自身的电子白板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提升自身信息化知识水平,从而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保障。

(二)构建语文信息化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环境

信息化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教师需要重视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在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多媒体课件进行设计与制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例如,在讲解《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为学生打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情境化学习环境。在此情境中,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了解到桂林山水的具体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以动画形式播放给学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情感思想。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出一些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到桂林山水的秀美与奇特。例如,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工作,为学生创建丰富、有趣的课堂学习情境。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定的闯关游戏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教师需要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工作。

(三)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学校需要保障信息技术教学硬件措施,在硬件设施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语文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硬件设施支持,为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大对语文学科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丰富语文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此外,在硬件设施与资源建设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不断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与资源,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提供更多便利条件,促进其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其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进行深度融合,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当然,小学语文教师在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时,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需求,合理选择和应用信息技术。比如,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古诗词中的意境和画面展现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古诗词中的情感。在讲解生字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生字中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结构等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字知识。当然,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推动其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刘晓燕 , 郭艳 .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探讨 [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36(11):58-60.

[2] 王丽华 .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融合的实践 [J].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3):85-88.

[3] 陈静 .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研究 [J]. 小学教学参考 ,2018(15):34-36.

关洁(1985.09-),女,汉族,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