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胃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胃癌的效果分析
林道进
桃江县人民医院 湖南 益阳 413400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类恶性肿瘤中均位居前列[1]。我国作为胃癌高发国家,每年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量庞大,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2]。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合理的手术方式选择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传统全胃切除术在胃癌治疗中应用广泛,但对于部分侵犯脾脏或脾门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单纯全胃切除可能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 [4]。全胃联合脾脏切除手术通过同时切除全胃和脾脏,能够更彻底地清除肿瘤及转移淋巴结,理论上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然而,该手术方式创伤较大,可能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旨在分析全胃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3 年 6 月—2024 年 12 月在我院胃肠外科接受胃癌手术治疗的 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 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胃癌; ② 符合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证; ③ 签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②存在远处转移; ③ 无法耐受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全胃 + 脾脏组和传统组,每组 60 例。全胃 + 脾脏组中,男 38 例,女 22 例;年龄 45-75 岁,平均( 62.34±6.87 )岁;肿瘤分期:Ⅱ期22 例,Ⅲ期38 例。传统组中,男36 例,女24 例;年龄42-78 岁,平均( 63.12±7.12 )岁;肿瘤分期:Ⅱ期20 例,Ⅲ期40 例。两组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传统组采用传统全胃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经上腹正中切口进腹,探查腹腔,确定肿瘤位置、大小及浸润范围。游离胃周围组织,切断胃网膜左右血管、胃左血管等,完整切除全胃,清扫胃周淋巴结。消化道重建采用食管- 空肠Roux-en-Y 吻合术。
全胃 + 脾脏组采用全胃联合脾脏切除手术,麻醉和体位同传统组。进腹后仔细探查,若发现肿瘤侵犯脾脏或脾门淋巴结转移,先游离脾脏周围韧带,包括脾胃韧带、脾结肠韧带、脾肾韧带等,注意保护胰尾。随后按照传统全胃切除术步骤切除全胃,同时切除脾脏,彻底清扫胃周及脾门区域淋巴结。消化道重建同样采用食管- 空肠Roux-en-Y 吻合术。
1.3 观察指标
手术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
术后并发症: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生存质量评分:采用胃癌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量表,总分 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
生存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 年的生存情况,计算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胃 + 脾脏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多于传统组,术后住院时间长于传统组( P<0.05 );全胃 + 脾脏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传统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术后 1 年,全胃 + 脾脏组生存质量评分和生存率均高于传统组(P<0.05 )。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全胃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胃癌在手术创伤、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方面存在一定劣势,但在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生存率上具有优势。从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角度来看,全胃联合脾脏切除手术由于需要同时切除全胃和脾脏,并清扫脾门区域淋巴结,手术操作范围广、步骤复杂,因此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也显著增加。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和储血器官,切除后会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增加了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进而导致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 [3]。相比之下,传统全胃切除术手术范围相对局限,对机体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然而,在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方面,全胃联合脾脏切除手术展现出独特价值。对于侵犯脾脏或脾门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单纯全胃切除无法彻底清除肿瘤细胞和转移淋巴结,残留的肿瘤细胞可能成为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根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4]。全胃联合脾脏切除手术通过扩大手术切除范围,能够更彻底地切除肿瘤组织和清扫转移淋巴结,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从而提高患者术后1 年的生存率。
综上所述,全胃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胃癌虽存在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等问题,但对于特定病情的胃癌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对于存在脾脏侵犯或脾门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手术治疗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权衡利弊,合理选择手术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沈宁喆, 郑经纬, 潘步建, 章巍腾, 陈孝冬. 基于术前脾脏CT 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胃癌的浆膜浸润 [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53(01):15-21+28.
[2] 王佳维 , 王利英 . 胃癌术后脾脏鳞状细胞癌转移伴鳞状细胞癌抗原增高超声表现 1 例 [J]. 中国乡村医药 ,2022,29(22):81-82.
[3] 马卫平 , 李金利 , 郭昊苏 . 保留脾脏的胃癌根治术中拖出式脾门淋巴结清扫与原位脾门淋巴结清扫的疗效分析 [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2,37(10):1261-1263.
[4] 王领, 于洁, 段红亮, 李德正, 高永涛. 近端胃癌根治术中脾脏切除与脾脏保留的短期和长期效果 [J].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 ( 电子版 ),2020,14(06):558-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