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情境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改进策略

作者

沙马保学

冕宁县回坪中学校 615600

引言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核心是对物质及变化规律的认识。初中阶段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化学概念教学是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础。概念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后续的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然而,化学概念具有高度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在学习时往往难以脱离机械记忆和公式化理解,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的理解与体验,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情境化教学逐渐被引入到化学教学中。情境化教学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或科学实验的真实情境,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从而实现对化学概念的深度理解。本文从情境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其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为化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情境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

情境化教学的价值首先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概念抽象复杂,如果单纯依靠教师讲解和学生记忆,容易导致学习枯燥乏味。情境化教学通过将概念与生活中的现象或实验现象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探索规律,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其次,情境化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化学概念不是孤立的符号或定义,而是与实验现象、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知识单元。通过情境化教学,学生可以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逐步抽象出概念本质,避免死记硬背和表面理解。此外,情境化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观察、实验和讨论,有助于提升其分析、推理和总结能力,从而形成科学思维方式。总的来说,情境化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习效果,还能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二、情境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情境化教学已经在多个方面展现出显著效果。首先,在引入新概念时,教师通过生活情境或实验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如在讲授“氧气的性质”时,可以从蜡烛燃烧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思考燃烧条件与氧气作用,进而引出化学反应的概念。这种情境化导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其次,在概念形成过程中,教师通过实验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从具体的实验操作中抽象出化学概念。例如,在讲解“酸碱指示剂”时,教师通过颜色变化的实验情境帮助学生形成对酸碱概念的感性认识,最终过渡到理性理解。再次,在概念应用阶段,教师通过生活化任务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设计饮料酸碱度检测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理解并应用化学概念。这些应用效果表明,情境化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促进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三、情境化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困境与不足

尽管情境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情境设计科学性不足。部分教师在设计情境时过于追求形式,情境与教学目标脱节,导致课堂表面热闹却缺乏实质效果。其次,课堂实施效果不均衡。由于教师教学水平和班级学情的差异,不同教师在情境教学的实施上效果差异明显,部分学生未能真正参与其中。第三,教学时间有限。情境化教学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讨论与探究,而初中化学课堂课时有限,导致教师难以兼顾知识传授与情境展开。第四,评价机制单一。目前化学教学的评价仍以试卷成绩为主,缺乏对学生在情境化学习中表现的全面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四、情境化教学改进的有效策略

针对上述困境,情境化教学的改进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首先,应优化情境设计,确保情境与教学目标高度契合,既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要紧扣化学概念的本质,避免脱离实际。其次,应强化实验与生活的结合,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概念教学中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将课堂学习与日常经验有机结合。再次,应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情境呈现效果,利用多媒体、虚拟实验、仿真软件等技术手段,弥补实验条件和时间的不足,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和沉浸的学习体验。

五、情境化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情境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发展应当更加系统化与规范化。教育部门应在课程标准中进一步明确情境化教学的定位与要求,为教师提供指导与参考。学校应加强校本教研活动,推动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形成良好的教学共同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实验、智慧课堂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为情境化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使教学更加生动、互动和个性化。同时,应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的情境化教学模式,将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应逐步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情境化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确保情境化教学能够真正落地并产生长效影响。

结论

综上所述,情境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与显著效果,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对化学概念的深度理解,并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然而,实践中仍存在情境设计不科学、课堂实施不均衡、评价机制单一和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等问题。为提升教学效果,应优化情境设计,强化实验与生活结合,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未来,情境化教学应在政策引导、技术支持与教育研究的推动下不断完善,逐步形成科学、系统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从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改进。

参考文献

[1] 王紫薇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研究 [J]. 试题与研究 ,2025,(21):18-20.

[2] 李禄元 .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J]. 成才之路 ,2025,(18):137-140.

[3] 陈俊铭 . 初中化学理论知识具象化的教学策略研究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5,(17):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