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语文教材女性形象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邓媛婷 马昕

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 431900

一、教学背景

在高中语文教材里,有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刻画出了形形色色、特点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宛如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珍宝,是学生洞察不同时代社会风貌、文化观念以及人性闪光点的重要途径。《荷花淀》是孙犁笔下的一部经典短篇小说,作者凭借细腻的笔法、优美的文字以及别具一格的女性形象塑造手法,生动呈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女性所具备的坚韧、聪慧与温婉。不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在处理教材中女性形象的教学内容时,常常只是浅尝辄止,没有进行深度的剖析,也缺乏一套系统的教学策略,所以探寻行之有效的高中语文教材女性形象教学策略,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荷花淀》中水生嫂等女性形象的特点,分析作者塑造这些女性形象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感受《荷花淀》中女性形象的独特魅力,体会她们在战争年代的坚韧与奉献精神,培养学生对女性价值的尊重和认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分析《荷花淀》中女性形象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理解作者塑造这些女性形象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女性形象的角度理解作品的主题,体会孙犁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与《荷花淀》相关的影视片段、展示白洋淀的自然风光图片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文本感受作品所营造的氛围。

2. 问题引导法: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逐步深入理解文本和女性形象。

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白洋淀自然风光和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人民生活的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女性形象,提问:“在战争年代,女性通常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她们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高中语文教材女性形象教学策略探究——以《荷花淀》为例。

(二)初读文本,感知女性形象(10 分钟)

1. 学生自主阅读《荷花淀》,要求圈点勾画出文中描写女性形象的语句,初步感知水生嫂等女性形象的特点。

2. 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阅读后对女性形象的初步印象,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三)精读文本,分析女性形象(20 分钟)

1. 问题引导,深入分析

抛出问题:“当水生嫂知晓丈夫要参军时,从她的言行举止中能看出她具备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引导学生去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语句,像“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让学生剖析这句话里蕴含的复杂情感,其中既有对丈夫投身参军这一行为的理解与支持,又饱含着对丈夫的不舍与担忧,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水生嫂温柔、贤惠且识大体的性格特质。

再提出问题:“在送丈夫去参军的途中,水生嫂和其他妇女们的对话以及她们的表现,又彰显出她们怎样的精神品质呢?”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她们的语言、动作等细节入手进行分析,例如“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这句话鲜活地展现了妇女们对丈夫的牵挂之情,然而她们并未阻拦丈夫,而是选择默默支持,这充分体现了她们的深明大义与坚韧不拔。

2. 写作手法分析

指导学生剖析作者塑造这些女性形象时所采用的写作技巧,像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让学生到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示例,去感受这些描写手法在展现人物性格与情感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比如说文中对水生嫂编席子时的动作描写:“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段描写不单单呈现出了水生嫂勤劳能干的特质,还营造出了一种优美、静谧的氛围,为后续故事情节的推进埋下了伏笔、奠定了基础。

(四)角色扮演,体验女性情感(15 分钟)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从文中选取送丈夫参军和发现敌人追击这两个极具代表性的场景,组织学生参与表演。在表演前要求学生们仔细研读文本,深入领会角色的内心情感与心理状态,力求在表演过程中借助恰当的语言表达、自然的动作展示以及生动的表情呈现,将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表演结束后安排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分析表演者是否精准地传达出女性形象的特点与情感;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与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女性形象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理解作品主题(10 分钟)

接下来进入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荷花淀》里的女性形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她们的形象对于凸显作品主题又有着怎样的意义?”随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大家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点明《荷花淀》中的女性形象,既是战争的积极参与者与坚定支持者,更是民族精神的生动象征,她们身上所展现出的坚韧、智慧与奉献精神,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不屈不挠、团结一心的伟大品质,进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六)课堂小结(5 分钟)

1.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详细总结《荷花淀》中女性形象的特点,例如水生嫂等女性形象在文中展现了温柔贤惠、识大体、深明大义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她们对丈夫参军既理解支持又饱含不舍与担忧,在送丈夫参军的途中虽牵挂但选择默默支持充分体现了这些品质,同时请学生总结作者塑造这些女性形象时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以及这些手法在展现人物性格与情感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最后回顾作品的主题理解女性形象在凸显作品主题中的重要意义。

2.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完善,特别强调女性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价值,鼓励学生不只是在《荷花淀》中,更要在今后的阅读中更加关注女性形象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多元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

(七)布置作业(5 分钟)

1. 课后阅读孙犁的其他作品,如《嘱咐》《山地回忆》等,分析其中女性形象的特点,并与《荷花淀》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读后感。

2. 以“我心中的女性英雄”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结合具体的人物事例,表达自己对女性价值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

经过这堂课的讲授,学生们对《荷花淀》里的女性形象有了较为透彻的理解,学会了分析女性形象的方法与技巧,文本解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都得到了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不过教学里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像角色扮演环节部分学生表演时不够投入,对角色情感的理解不够到位;拓展延伸环节部分学生思考深度不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不够全面。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我会更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育,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汲取精神养分,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