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策略
朱晶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策底镇中心幼儿园744112
引言
幼儿时期是人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认知能力有限,有较强的好奇心,自我保护意识弱,易发生跌倒磕碰,交通安全,陌生人等各方面的安全风险。所以培育幼儿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既是守护幼儿身心健康的关键一环,又为幼儿日后健康成长塑造良好根基。
一、基于幼儿园教育的安全意识培养研究
幼儿园是幼儿进行集体生活的地方,要把安全教育贯穿到日常教学生活当中去。另一方面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安全主题课程,针对幼儿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用绘本故事、动画视频、情境模拟等,使幼儿直接地认识了解安全知识。以“交通安全”为主题,在主题课程上,教师可以运用幼儿玩具小汽车,布置模拟马路边场景,并向幼儿进行红绿灯、斑马线的认识和讲解以及认识“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知识,还可以在“防拐骗”的教育活动中,请一些家长扮演“陌生人”,向幼儿进行给“好吃的零食”,“好玩的玩具”的活动场景模拟。在幼儿亲身体验过程中教会幼儿学会说“不”,并且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不拿陌生人的东西”。另一方面幼儿园要营造安全的环境氛围,在活动室、游戏区等地方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识,诸如“小心地滑”“禁止攀爬”等等,而且定期检查设施的安全隐患,比如玩具是否完好,插座是否有保护盖等。另外也可以举行安全方面的演习,比如火场逃跑练习,防震逃生练习等等,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基本的逃生技巧,锻炼他们应对意外安全事件的能力。
二、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的教育方式及行为示范对幼儿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能过于的保护或者忽略安全教育。部分家长担心幼儿被别人撞伤,不允许幼儿正常游戏,造成幼儿缺少应对危险的经验;还有部分家长忽视了安全教育,没有及时将安全知识传授给幼儿。家长应该让幼儿在安全的环境里,大胆去尝试,在尝试中得到经验。如教幼儿自己整理玩具,防止因为玩具散乱而摔倒;教会幼儿正确地使用剪刀、餐具等物品,告诉他们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其次,家长要做好言传身教,让自己的行为成为幼儿的榜样。例如过马路时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走斑马线;遇到陌生人搭讪时要有警惕之心,并且能够正确处理;让幼儿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
三、整合社会支持力量,构建安全成长环境
幼儿的安全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努力,社会要建立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给予支持。社区可以定时举办有关于幼儿安全宣传活动,如举办有关于安全的讲座、分发有关于安全的宣传册、举办亲子有关于安全的游戏活动等,让家长跟孩子一起学习有关于安全的知识。社区要加强对公共设施的安全管理,完善小区内监控设备、照明设施,在游乐区设置防护措施,给幼儿一个安全的游戏场所。公安、消防,医疗等有关部门也可以走进幼儿园,社区,开展专业安全培训活动。警察可以向幼儿讲防拐骗、防盗窃的那些知识;消防员可以展示灭火器的用法,并讲一些火灾逃生的技巧;医护人员可以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摔倒是怎么处理伤口的,喉咙有东西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等等。社会媒体也要发挥作用,制作适合幼儿看的安全教育节目,发布安全提示信息等等,向幼儿以及家长传递正确的安全知识,形成全社会都重视幼儿安全的氛围。
四、重视幼儿个体差异,推行个性化培育策略
每个幼儿的性格、认知水平、生活经验也有所不同,在培养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过程中要注重因人而异。对于性格内向、胆小的幼儿,教师与家长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用温柔的方法去认识安全风险,不要因为过度害怕不敢面对;活泼、好奇的幼儿,要提高安全教育的强度和频率,及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防止因冒险行为造成危险。还要按照幼儿年龄调整教育内容与方式。对 3~4 岁幼儿要着重培养他们基本的安全意识,知道危险物品,不要跟陌生人走等;对 5~6 岁幼儿可加深安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学习交通安全规则,学一些简单的急救方法,逐步提高他们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
五、创建家园社协同育人的机制,形成安全教育的合力。
家园社协同育人的建立,是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保证。幼儿园应该主动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合作,建立定期的家访制度、家长会制度、家长开放日制度等,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安全情况,也了解幼儿在家的安全行为习惯,共同商量安全教育计划。幼儿园可以安排家长参与安全教育课程的制作和实行,让家长自己来体会安全教育的过程,这样在家庭中也可以延续和强化安全教育。从社会角度看,幼儿园要主动同社区,公安,消防,医院等单位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关系,一起做安全教育。社区能为安全教育提供实践基地,可以组织幼儿去参观消防队、警察局等,让幼儿亲自体验安全设备的使用以及安全工作的过程。公安、消防部门,医疗部门等也可以提供专业安全知识技能培训,使幼儿园及家庭的的安全教育质量及效果提高。
结语
从以上可以看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的努力与配合。幼儿园要充分发挥其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安全演练,为幼儿筑牢安全意识的基础;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要起到表率作用,做到言传身教,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教育;社会也要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给幼儿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只有家园社三个方向合力才能让幼儿安全健康成长,让未来生活的他们可以更加自信的,坚强的面对各种困难健康开心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何庆华 . 幼儿园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的实践与策略 [J]. 幼儿100( 教师版 ),2024(06):22-24.
[2] 杨慧媛 . 家园共育视域下大班幼儿安全防护意识的有效培养[J]. 家长 ,2023(20):58-60.
[3] 莫佳凤 . 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研究 [J].智力 ,2023(08):179-182.此论文系平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5 年度《乡镇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优化策略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 :PL[2025]LXH1093)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