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体系研究

作者

皮靖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小学教育集团东艳路校区 443000

引言

全球化不断发展之时,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地位越发重要,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里的位置愈发关键,小学英语课程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开端,培育核心素养的作用无可替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里提到,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这四部分,它是推动个体成长和社会前行的重要支撑,课堂教学评价属于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它可以显示教学成果,而且能给改善教学活动给予数据支撑,当下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体系还存在不少缺陷,不能很好地推进学生学业提高和教师自身发展,这就对达成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目标并改进教学质量造成了明显的约束。

一、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体系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目标偏离核心素养

过于重视学业成绩的传统评价体系,像考试分数之类的,着重于词汇记忆状况和句型掌握情况,很难系统地体现出学生在实际语境当中语言应用能力的成长轨迹以及跨文化交流素养的培育成果。重视学生的短期目标,忽视学生的长期成长,重视知识的获得,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评价方式单一

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通常是以教师主导,缺少对学生自主评价和同伴互评机制的融合,传统的评价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过程和方法等方面,也无法有效地调动起他们自身的学习动力和参与积极性,拿人教版 PEP 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Unit 3 MyFriends”来说,仅仅凭借书面测试来评判学生对外貌描述知识的掌握情况,很难全方位地考察他们在真实交际场景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互动效果。基于教师对学生表现的描述和判断的单一评价体系,缺乏科学、客观、有效的评价方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体系构建

(一)明确评价目标

基于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导向,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应以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这四大要素为核心展开,以人教版 PEP 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为例,其评价目标系统地覆盖了上述四方面,就语言能力而言,着重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描述路线信息的能力,方位介词和地名词汇的掌握状况,以及综合运用时态语法准确表达的能力,从学习能力角度来讲,侧重于养成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表现为学生课前主动进行预习,利用文献检索系统获得信息,提前知晓课文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以及其相应的表达方式,合作学习着重于学生的合作参与度,是否进行合理的分工,共同完成相应任务;在思维品质上,鼓励学生在互动中积极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进行逻辑思考,根据模糊或有歧义的信息进行思考,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文化意识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不同国家交通规则的了解,了解其他国家不同的社会背景等,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与不同文化的人进行沟通的能力。

(二)构建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评价目的来设定,可以针对语言能力、学习素养、思维品质以及文化认同这四个维度,形成起多种综合评定体系,拿人教版 PEP小学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Unit 4 What Can You Do?”来说,其具体的评价指标如下所示:1、语言能力:正确发音,流畅朗读课文;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绘自身技能;深刻领悟并合理回应有关能力方面的问题。2、学习素养:积极参加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灵活采用各种学习手段,比如绘制思维导图,归纳语法要点等;踊跃参与课堂互动部分,同伙伴们一道去完成任务。3、思维品质:在研讨期间表现出创新性和独创性的思考能力,可以深入剖析复杂的难题,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法,擅长从多种角度出发展开理性思考并进行深层次的反省,4、文化素养:对全球各大文化内涵及其核心价值观念有系统性的掌握,对各种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保持着尊重的态度并且能够理解和接纳它们,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文化敏感性和适应性。

(三)“教- 学- 评”一体化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评价应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和期末评价等。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教 - 学 - 评”一体化过程中,将评价融入教与学的过程,与教学形成一体化,不仅可以及时反馈、诊断学生学习情况,还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自信心,增强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我通过作业、展示、调查等形式来评价学生。

(四)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

1. 教师评价:教师要注重全面性评价,应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小组讨论等。同时,教师的评价应具有引导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和评价,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建议,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

2. 学生自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里提到,教学评价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成为各类评价活动的设计中、参与者和合作者,帮助他们学会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3. 学生互评:其主要目的就是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的评价素养以及批判性思维。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互评活动,即对同伴的表现做出客观的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来达到优化的目的,在评价中取长补短、总结经验、规划学习。

4. 表现性评价:营造情境化的任务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展现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拿人教版 PEP 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1 How Tall Are You?》来说,可以设计“测量班级同学身高体重”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去交流,把相关的数据记录下来,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出客观的评价。

(四)构建及时高效的评价反馈机制

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对评估结果的及时反馈,这属于提升评价助力学习的关键部分,反馈内容既要精确又要具有针对性,不能用含糊不清的评价用语,应该深入探究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在人教版 PEP 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Meet My Family”的写作评析当中,教师不能只是笼统地说“整体状况还可以”或者“存在一些欠缺”,而是要针对语言应用,篇章构造等要素展开系统的剖析和引导。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讲,要着重看学生词汇挑选是否恰当又丰富,句法结构是否正规又灵活,在篇章构建方面,要看其整体布局是否合适又连贯,对于具体问题,老师应该给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意见,还要引领学生展开系统性的改良工作,而且,要促使学生积极地吸收并恰当地应用反馈信息,把它们当作提升自身能力的良机,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推动英语综合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积极改进传统的教师单向评价学生的评价形式,教学评价应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让评价的有效性得到提升,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评级体系需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核心素养的发展,以正向评价予以学生激励,让学生以谦虚、积极且热情的态度接受多方评价,进而收获对自身发展有益的经验,从而实现深度学习与人格品质发展。

参考文献

[1] 祁霞 .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优化与实践[J]. 校园英语 ,2025,(19):102-104.

[2] 阮思莲 . 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表现性评价实施策略 [J]. 校园英语 ,2025,(25):178-180.

[3] 周芸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课堂多元化评价研究 [J]. 小学生 ( 下旬刊 ),2025,(05):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