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
邰晨
南京市浦口区乌江学校 南京 浦口 211813
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源于教育信息化与新课程改革的深度融合,传统化学实验教学存在实验条件有限、操作风险较高、学生参与度不足等问题,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新路径,通过虚拟仿真、智能辅助,AI 不仅能提升实验的安全性,还能实现个性化指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概述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理论知识的直观验证,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能够直观感受物质的性质,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同时实验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合作意识。由于初中阶段是学生科学思维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化学实验在帮助他们建立基本科学观念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的设计不仅应注重基础性,还应兼顾探究性、创新性,使学生学会规范操作、分析实验现象、总结规律,从而提升综合科学素养,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1]。
二、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个性化与自主探究
在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传统实验教学往往以教师示范为主,难以顾及学生的差异性,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学习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实时监测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差异化指导,例如对实验操作不熟练的学生,AI 可以提供分步骤的语音;对思维活跃、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推送更具挑战性的实验拓展任务,这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通过人工智能的辅助,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实验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他们能够根据自身节奏进行实验探究,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科学素养的养成具有深远意义[2]。
(二)安全优先,强化过程监控与风险预防
初中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药品误用、操作不当、实验现象处理不及时等,可能对学生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基于人工智能的实验教学中,应确立“安全优先”的原则,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发挥监控和预警作用,例如利用智能传感器检测实验环境中的温度、气体浓度、药品使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便立即报警,提醒学生采取措施,同时AI 还能通过模拟与虚拟实验平台,让学生先进行操作演练,熟悉实验步骤与安全规范,从而降低实际操作风险,此外在实验结束后,人工智能系统还可以自动生成实验安全评估报告,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隐患,改进教学方案,学生不仅能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科学探究,还能逐步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为未来更高层次的实验学习奠定基础。
三、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一)构建智能实验平台
基于人工智能构建智能实验平台,能够突破传统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受制于时间、空间和安全性的局限,AI 技术通过虚拟仿真、智能感知、实时反馈,不仅能再现实验现象,还能为学生提供数据可视化的操作建议,例如在酸碱中和实验中,AI 平台可通过传感器采集溶液颜色变化、温度曲线、 pH 值变化,并借助大数据模型预测反应趋势,及时提醒学生操作误差,减少实验风险,这样一来,学生不再是单一的“操作执行者”,而是通过交互与系统对话,逐渐培养科学探究意识与数据分析能力,同时 AI 平台还能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生成个性化的学习报告,帮助教师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真正实现“以学定教”,提升化学实验课堂的效率。在传统课堂中,酸碱中和反应实验依赖指示剂颜色变化判断反应结果,学生容易因操作不当而得出错误结论,而在智能实验平台支持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虚拟实验室中先行模拟操作:AI 系统通过图像识别追踪滴定液的滴数,实时显示 pH 曲线变化,并提供可视化的中和点位置预测。当学生进入真实实验环节时,平台的智能传感器同步记录实验数据,并与模拟结果进行比对,生成即时反馈,例如若某学生加入酸液速度过快,系统会立即提示“操作速率偏快,影响数据精度”,并自动标注可能导致的误差来源,通过虚拟与真实的双向验证,学生既能直观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也能在数据驱动中提升实验操作的科学性,最终实现“动手—动脑—动心”的综合化学习体验。
(二)推进虚拟仿真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强调“实验探究—知识建构—应用实践”的学习链条,而虚拟仿真实验恰好能弥补传统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虚拟实验平台能够将抽象的化学概念以动态可视化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观察分子运动、反应过程、能量变化,从而加深理解,此外虚拟实验不仅能打破时空间的限制,允许学生反复操作、随时复盘,还能通过智能算法记录学生的操作路径,评估实验思维逻辑,提供个性化改进建议,而对于安全性较高的实验,虚拟仿真可以作为预演环节,有效降低实际实验的风险,这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酸和碱》单元中的“酸碱中和反应”实验为例,传统课堂中需要学生配制溶液并滴定操作,但受限于药品用量、实验技能差异及安全隐患,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若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学生可进行酸碱滴定操作,AI 系统能实时检测滴定管读数、颜色变化、操作规范,并在学生出现误差时即时提示,例如滴定过量时会模拟现象并提醒分析原因,同时平台还可扩展条件变量,如不同浓度的酸碱配比、温度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让学生反复验证,从而真正理解“等物质的量”关系及中和反应的本质,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学生不仅能增强操作熟练度,还能在更安全的环境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实验探究能力。
四、结语
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不仅为传统实验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智能实验平台与虚拟仿真实验的应用,突破了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提升了实验的安全性、科学性、探究性,同时人工智能还能实现个性化指导,使学生形成科学思维,这种创新模式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吕大元 . 人工智能助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设计与实践[J]. 文渊(中学版), 2025(6).
[2] 邢蓓蓓 , 赵路瑶 , 邢小蕊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初中化学教学的创新探索 [J].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 2024(8):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