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创新

作者

徐徐

江苏省邳州市辽河路实验学校221300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也处在由传统模式向创新模式转变的重要时期。具身认知理论的加入,给这一转型供给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方向。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教学过程中身体的参与,情境的创设,师生互动等等这些因素,去寻找出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具身认知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契合逻辑

具身认知理论打破了传统的“离身认知”,认为认知是身体、环境和思维相互作用的结果,倡导“做中学”“体验中学”。小学数学教学对象是处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的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黑板 + 粉笔”抽象讲解、机械记忆的方式,容易使学生不能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造成“会算不会用”的困境。具身认知通过调动学生身体感觉、情境体验,把抽象的数学符号转变为可操作、可感知的具体经验,正好符合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给破解小学数学教学难题开出一条新路子。

二、具身认知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创新路径

(一)创设具身情境:联系生活场景,调动感知体验。

具身情境主要是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身体的参与来获得真实的体验。例如“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在传统课堂上老师用地图挂图来教“东南西北”,学生很容易搞混方向。可以设计“校园寻宝”具身活动:提前在学校里设置好很多个“宝藏点”,给学生发一张简易的地图,让学生以教学楼为起点,用“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东),伸开双臂确定南、西、北”的身体动作来定位宝藏的位置。过程中学生要不断调整身体的方向,步测出距离,把“方向”“距离”这些抽象的概念转换成“转身”“行走”的身体体验,在找到宝藏的成就感中加强位置关系的认识。比如教“百分数的应用(折扣)”时,可以布置一间“迷你超市”。把一些文具和书用价格标注一下,在上面标上“八折”“满20 减5”等字眼儿。学生轮流扮演“收银员”和“顾客”,用真实的货币(道具)来计算应付的钱数,“顾客”通过“拿商品,看标价,算折扣”三个连续的动作,了解“折扣 Σ=Σ 原价 × 折扣率”这个公式,“收银员”在核对金额的时候加深了百分数与实际价格的关系。这样的情境使数学知识脱离课本,成为学生可以参与的、可以操作的生活实践。

(二)开发具身体教具:依靠动手操作,加深概念认识。

具身教具要冲破传统静态教具的束缚,重点是“可操作,可互动”,学生通过触摸,拼接,拆解等动作去形成身体感知和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中,传统的教具大多是以成品长方体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看。可改为“模块化的小正方体教具”,给每组分一些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让学生先自己搭建不同长宽高的长方体(长3 厘米宽2 厘米高2 厘米);然后对比观察“数出小正方体个数”“量出长宽高再算”来得出“体积 Σ=Σ 长 × 宽 × 高”的结论。学生在“搭—数—算”的过程中,通过手部动作感受长方体的空间结构,进而自己得出体积公式,达成从“具象操作”到“抽象认知”的转变。

(三)设计具身活动:加强身体参与,形成数学思想。

具身活动要引导学生以全身运动来参与数学学习,把身体当作认知的“工具”。在“角的度量”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学生经常由于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记混而出错。可进行身体角活动:先让学生两臂伸直或弯曲来表示两条角的边(两手臂可伸直,成平角 180 ,也可以弯成直角 90 ),然后通过双臂张开的大小改变(把 30 扩大到 60 )或长短变化(把伸直的手臂缩短)进行对比活动以感受角变大了。学生经过身体动作的直观发现:一个角的大小跟它的“边的张开程度”有关,并且跟“边的长短”无关,化解难点。在“认识数轴”的时候,可以把教室地面当作一条 10 米长的数轴,每 1 米为一个刻度,学生可以扮演“数字娃娃”,听到“3”,就站在对应的刻度处;听到“从2 走到5”,学生就用行走的动作来感受“ 5-2=3 ”之间的距离差;听到“比4 大2 的数”,学生就可以从4 的位置向前进2 步到6 的位置。学生在“走数轴”的时候,除了理解了数轴的“顺序性”“方向性”,也将“数的大小比较”“加减法运算”转换成了身体的空间移动,加深了对数字关系的认识。

(四)改良具身评价:看重过程体现,改进评价系统。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教学评价要摆脱“纸笔测试”单一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在具身活动中过程的表现。可以用“三维评价标准”:一是看“身体参与度”,即学生是否自主地参与到情境体验中、操作各种教具(“校园寻宝”游戏能否积极动脑调整方向、认真记录线路)、二是看“思维转化度”,即课堂上教师提问能否让学生把自己在身体上的感受转化为数学的认识(搭一个长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搭出的长方体跟它长宽高的关系又是什么。三是看“问题解决度”,设置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给妈妈的衣服打折后,实际付多少钱),观察学生能否将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结语

所以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创新,不只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是教育思想的重大转变。这就要求老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体验的引领者和参与者,注重学生的身体感受,情境体验和思维发展。通过创设具身情境、开发具身教具,设计具身活动,优化具身评价,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生动,有趣,高效的数学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淑珍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实践 [N].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理综),2024-01-09(1).

[2] 周增权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实践探究 [J].求知导刊,2022(3(4):56-58.

[3] 李明华 . 具身认知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19):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