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作者

胡勇祥

黄冈师范学院 湖北黄冈 438000

1.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作为高校知识服务与学术支持的核心机构,图书馆在这一变革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特别是在“数字中国”“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亟需借助AI 技术实现从传统 “资源仓库”向“智慧知识中枢”的转型。然而,我国地方高校图书馆普遍受限于经费、人才及技术匮乏,在 AI 洪流中呈现出“跟不上、用不起、做不好”的集体焦虑。如何在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的前提下走出差异化道路,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2.人工智能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困境

2.1 技术应用层面的困境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硬件设备的采购、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等。然而,地方高校图书馆通常在学校的经费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资金相对匮乏,难以承担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所需的高昂成本。这导致许多地方高校图书馆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上进展缓慢,无法充分享受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

2.2 人才匮乏与能力短板的困境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图书馆员的技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图书馆员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图书情报知识,还需要掌握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和技能,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但目前地方高校图书馆员队伍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缺乏既懂图书情报又懂人工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中的有效应用。

2.3 服务模式层面的困境

传统的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以被动服务为主,读者需要亲自到图书馆才能获取所需的文献资源和服务。在人工智能时代,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便捷性、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对读者需求的精准分析和预测,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推荐。但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图书馆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个性化服务体系,无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读者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此外,图书馆在服务内容和形式上也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难以吸引读者的关注。

2.4 资源建设层面的困境

在人工智能时代,信息资源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态势,地方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图书馆需要不断扩充馆藏资源,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资金和人力的限制,图书馆难以对海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筛选、整理和加工。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资源在图书馆馆藏资源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但数字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地方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数字资源的版权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获取和利用数字资源,成为地方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大难题。

3.人工智能时代地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技术建设,提升技术应用能力

地方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争取学校的资金支持,加大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投入。可以通过申请专项经费、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硬件设备的更新和软件系统的升级。同时,图书馆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技术应用的目标和方向,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3.2 加强图书馆员队伍建设,提升馆员的技术素养

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内部培训、引进外部专家讲座、鼓励馆员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馆员的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此外,还可以通过招聘等方式引进具备人工智能技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优化馆员队伍结构。

3.3 创新服务模式,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转变服务理念,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读者需求分析模型,对读者的借阅历史、搜索记录等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精准把握读者的需求和兴趣,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推荐。例如,通过智能推荐系统为读者推荐相关的文献资源、学术讲座等。

3.4 拓展服务内容和形式,增强服务的创新性和吸引力

图书馆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虚拟参考咨询服务,通过智能聊天机器人为读者提供实时的咨询解答;开展数字阅读推广活动,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读者打造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同时,加强与学校各院系的合作,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服务。

3.5 优化资源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建立科学的资源建设机制,加强对信息资源的筛选、整理和加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等,对海量的信息资源进行自动分类、标引和摘要,提高资源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强与其他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的合作,开展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降低资源建设成本。

3.6 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

加大对数字资源建设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数字资源管理系统,提高数字资源的存储、检索和利用效率。同时,加强对数字资源版权的管理,建立健全版权保护机制,确保数字资源的合法使用。

4.结论

人工智能时代为地方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唯有正视困境、主动变革,通过强化合作、提升能力、优化服务、夯实数据,方能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转型升级。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守护者,更应成为智慧的创造者。同时,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共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地方高校图书馆一定能够在人工智能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左静远, 顾晓宁, 李刚. 人工智能在图书馆智慧化服务中应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J]. 图书馆学刊 , 2024(10):52-56.

[2] 朱红艳. 人工智能在图书馆的应用及风险防范[J]. 图书情报导刊 , 2024 (10):1-8.

[3] 钱彦 , 梅影 . 从理念到实践: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探索 [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 2023 (12):27-34.

作者简介:胡勇祥(1976—),男,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网络及数字化建设、图书馆数字化和信息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