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丹顶鹤人工繁育的营养调控与环境优化技术

作者

王燕

杭州动物园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8

丹顶鹤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通过保护措施,盐城保护区种群从 300 只增至 600 只,但从整体来看仍面临栖息地丧失和气候变化的威胁。人工繁育作为种群恢复的重要手段,其效果直接关系到物种延续,目前圈养条件下丹顶鹤繁殖率普遍偏低,针对这一现状,通过改良饲料配方、调控环境参数、优化繁殖条件等措施,可有效提升丹顶鹤繁殖成功率,基于长期饲养实践,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营养供给方案及繁殖率提升方法,对推进丹顶鹤保护具有重要实践意义[1]。

一、丹顶鹤营养需求

丹顶鹤在不同生长阶段及季节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为保证其正常生理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活动,人工圈养条件下的饲料营养需满足一系列精确的参数要求。成年丹顶鹤的主要营养需求指标详见表

表1 成年丹顶鹤饲料主要营养参数要求

二、营养物质科学配制方案

(一)蛋白质及氨基酸调配技术

丹顶鹤饲料蛋白质来源包括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动物性蛋白原料选用鱼粉、虾粉等海产品,植物性蛋白以豆粕为主。饲料中动植物蛋白配比为 35:65,有效提高蛋白质消化率,氨基酸平衡对丹顶鹤生长发育及繁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饲料中赖氨酸含量1.2% ,蛋氨酸含量 0.8% ,苏氨酸含量 0.75% ,色氨酸含量 0.25% ,蛋白质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破坏抗营养因子,提高蛋白质有效性,饲料中添加缓释型合成氨基酸,延长氨基酸释放时间,提高利用效率。根据丹顶鹤生长发育阶段调整蛋白质及氨基酸配比,幼鸟期蛋白质含量 26% ,成年期 22% ,产卵期 24% ,选用优质蛋白原料,确保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及必需氨基酸组成完整。

(二)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策略

丹顶鹤饲料中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采用复合预混料形式,预混料中维生素 A 含量 15000IU/kg,维生素 D3 含量 3000IU/kg,维生素E 含量 40mg/kg ,水溶性维生素B 族采用包被型制剂,提高稳定性,矿物质选用有机螯合态,提高生物利用率,钙源选用贝壳粉及磷酸氢钙,钙磷比例调整为 2.8:1。微量元素锌、铁、铜、锰等采用甘氨酸螯合态添加,用量分别为 80mg/kg、60mg/kg、12mg/kg、90mg/kg,饲料中添加天然矿物源沸石粉,改善矿物质吸收,维生素预混料采用分段添加方式,避免维生素间相互拮抗,根据季节调整维生素 E 添加量,冬季适当提高用量,产蛋期母鸟饲料中添加高剂量维生素D3,促进钙质吸收 [2]。

(三)饲养试验与效果验证

为具体评估优化营养配方的成效,我们将园内健康状况、年龄及配对情况相近的成年丹顶鹤 20 对,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 对。

对照组: 饲喂常规饲料,其粗蛋白质含量约为 20% ,微量元素为传统的无机盐形式。

试验组:饲喂依据上文标准精确配制的优化营养饲料。

试验期结束后,对两组丹顶鹤的关键繁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饲料配方对丹顶鹤繁殖性能影响的对比

试验结果分析:由表 2 数据可知,饲喂优化营养配方的试验组在平均产蛋数量、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以及雏鸟成活率这四项关键指标上,均显著优于饲喂常规饲料的对照组。这充分证明,通过科学调配蛋白质与氨基酸平衡,并采用生物利用率更高的螯合态矿物质及包被型维生素,能够有效改善丹顶鹤的营养状况,从而极大地提升其整体繁殖效率。

三、繁殖环境优化设计方案

(一)温湿度参数调控要点

丹顶鹤繁殖期间环境温度控制在 15 至 25°C ,相对湿度保持在65% 至 75% ,采用智能温控系统,实现温度精确调节,繁殖舍安装新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与丹顶鹤活动区域等高,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性,空气湿度调节采用喷雾加湿方式,避免地面潮湿,夜间温差控制在 5℃以内,防止温度骤变。产房内设置局部保温区域,满足孵化需求,环境监测系统记录温湿度变化曲线,便于分析调整,繁殖舍屋顶安装保温隔热材料,减少外界气候影响,空气净化装置定期更换滤芯,降低环境微生物含量,采用变频风机调节通风量,避免形成气流死角,环境消毒采用紫外线灭菌,降低化学消毒剂使用量,温湿度监测数据定期校准,确保监测精度。

(二)光照周期设置方法

丹顶鹤繁殖期间光照时间控制在 14 至 16 小时,光照强度 200至 300lux,采用渐变式调光系统,模拟自然光照变化,繁殖舍安装多色温光源,满足不同时期需求,光照传感器实时监测光照强度,自动调节光源输出,繁殖期间采用长日照模式,促进性腺发育 [3]。光照颜色以暖色调为主,营造舒适环境,灯具安装高度 4m,确保光线均匀分布,采用定时控制系统,实现光照周期自动调节,光源选用高显色性 LED 灯具,节能环保,繁殖舍设置应急照明系统,防止意外断电,光照强度随季节变化适当调整,避免光污染,定期检查更换损坏灯具,保证照明效果,光照参数调控方案根据繁殖效果及时优化。

四、结语

通过科学配制营养饲料及优化繁殖环境,显著提升了丹顶鹤繁殖效率。在饲料营养方面,通过调整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配比,满足丹顶鹤生长发育需求,在环境条件方面,通过温湿度调控、巢区布置、光照周期设置等措施,为繁殖活动创造适宜条件,实践证明,合理的营养供给及环境优化可有效提高丹顶鹤繁殖成功率,为珍稀鸟类保护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后续研究将进一步完善饲养繁育技术,为丹顶鹤种群恢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蓝伟强 . 如何保证丹顶鹤的营养和提升繁殖率 [J]. 今日畜牧兽医 ,2023,39(05):48-50.

[2] 宫兆宁 , 苏朔 , 杜博 , 等 . 扎龙湿地丹顶鹤繁殖栖息地的选择及扩散 [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36(08):1964-1975.

[3]王明.圈养丹顶鹤(繁殖)春秋两季摄食需求比较研究[J].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25(05):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