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市闲置房改造为共享民宿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

杨光进 何文馨 张雅漩

武汉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一、引言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当下,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蓬勃发展,大量房屋建成并投入使用。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城市中闲置房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闲置房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造成了资金的沉淀与浪费。与此同时,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消费方式。共享民宿作为共享经济在住宿领域的典型应用,以其独特的住宿体验、相对亲民的价格和灵活的预订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旅行者的青睐,市场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将城市闲置房改造为共享民宿,不仅能够实现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还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住宿需求,促进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深入研究城市闲置房改造为共享民宿的可行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状

(一)城市闲置房现状

城市闲置房成因复杂,主要源于投资客的观望、业主搬迁或继承以及城市更新中的拆迁规划等因素。随着房地产市场升温,部分投资者购置房产后,因市场波动、资金问题或增值预期未达,选择空置待售或出租。同时,业主因工作调动、移民或继承等原因,导致房产长期无人居住。此外,城市更新过程中,部分老旧房屋因拆迁规划或补偿方案争议而闲置。

闲置房的存在对城市发展造成诸多负面影响。从资源利用角度看,大量闲置房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使得本就紧张的城市土地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同时,闲置房也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业主投入大量资金购置房产却无法获得相应的收益。从城市形象和社会稳定方面考虑,闲置房可能因长期无人管理而出现房屋破损、卫生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甚至可能引发一些安全隐患,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如何盘活这些闲置房屋,已成为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共享民宿市场现状

近年来,共享民宿市场爆发式增长,满足了人们追求个性化住宿体验的需求,成为热门选择。其独特风格、文化内涵和家庭氛围深受青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各大平台布局,创业者涌入,产品类型日益多样化,涵盖城市公寓、乡村别墅、海滨度假屋、山间木屋等。消费者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特征:年轻人注重社交属性和个性化体验,家庭游客则看重居住空间和配套设施,养生型民宿逐渐受到青睐。然而,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行业标准不完善导致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民宿存在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多、服务不到位等问题;监管难度较大,无证经营、偷税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扰乱市场秩序;此外,噪音扰民、停车位占用等矛盾也影响了民宿与周边居民的和谐共处。

三、城市闲置房改造为共享民宿的政策环境分析

(一)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为促进共享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在共享民宿领域,国家鼓励创新住宿业态,推动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例如,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为共享民宿等共享经济业态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同时,国家还加强了对共享经济领域的监管规范,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引导共享民宿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城市闲置房改造为共享民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降低了改造过程中的政策风险[1]。

(二)地方层面政策举措

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共享民宿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一些地方政府为了鼓励闲置房改造为共享民宿,给予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例如,对于符合条件的共享民宿项目,政府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装修补贴,降低了业主的改造成本;在税收方面,对共享民宿经营主体给予一定的减免优惠,提高了其经营积极性。此外,部分地方政府还加强了对共享民宿的规划引导,将共享民宿纳入当地旅游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共享民宿项目,促进其与周边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同时,地方政府还加大了对共享民宿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了联合监管机制,加强对共享民宿的卫生、安全、消防等方面的检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政策环境对改造项目的影响

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城市闲置房改造为共享民宿项目带来了诸多机遇。政策支持降低了项目的运营成本,提高了项目的盈利能力,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同时,政策的引导和规范有助于提升共享民宿行业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2]。然而,政策环境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随着共享民宿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关政策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这可能会给改造项目带来一定的政策风险。例如,政策对共享民宿的准入门槛、经营规范等方面的要求可能会提高,如果项目不能及时适应政策变化,可能会面临整改甚至停业的风险。

四、城市闲置房改造为共享民宿的经济效益分析

(一)改造投资成本分析

城市闲置房改造为共享民宿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投资,主要包括装修费用、家具家电购置费用、设备安装费用以及运营前期费用等。装修费用是改造投资的主要部分,其金额取决于房屋的面积、装修标准和风格等因素。一般来说,如果追求高品质、个性化的装修效果,装修费用会相对较高;而选择简约实用的装修风格,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家具家电购置费用根据民宿的定位和规模而定,不同类型的民宿对家具家电的品质和数量要求不同。设备安装费用主要包括水电改造、网络安装、消防设施配备等方面的费用,这些费用是保障民宿正常运营的必要支出。运营前期费用包括市场推广费用、人员招聘培训费用等,在民宿开业初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宣传推广,吸引客源,同时招聘和培训专业的服务人员,确保民宿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运营收入与利润分析

共享民宿运营收入主要来自客房出租,受地理位置、房屋品质、季节、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城市核心区域、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的民宿出租率和房价高,收入可观;品质好、风格独特、服务周到的民宿口碑好,吸引更多客源,提高收入。旅游旺季需求旺,出租率和房价高;淡季需求减,收入下降。扣除运营成本(房租/折旧、水电、物业、人员工资、营销等)后为利润。案例显示,合理控制成本、有效运营下,项目通常 1-3 年内收回投资并盈利。盈利情况存在差异,经营良好者年利润率可达 20%-30% 甚至更高,经营不善者可能亏损。

(三)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与传统的房屋出租方式相比,城市闲置房改造为共享民宿在经济效益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共享民宿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房价,旺季单位面积租金收益高于传统出租;还可通过增值服务增加收入。从资产增值角度,共享民宿运营提升房屋知名度,促进价值提升,而传统出租作用较小。尽管共享民宿面临市场竞争、政策变化等风险,但合理规划和运营下,其经济效益更为可观。

结论

城市闲置房改造为共享民宿具有较高的可行性。现状上,闲置房数量多、分布广,造成资源浪费,而共享民宿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广阔。政策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共享经济发展,为改造提供政策保障。经济效益上,改造虽需投资,但合理运营可实现盈利,且优于传统出租。社会效益上,该项目能促进就业创业,推动旅游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与文化。尽管面临法律合规、市场竞争、安全管理及与周边居民关系等挑战,但通过政府完善法规、经营者加强管理等对策可有效解决。因此,城市闲置房改造为共享民宿有助于资源利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满足多样化住宿需求,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意义重大,值得推广。未来应加强政府、企业和社会合作,推动项目健康发展,为城市发展和共享经济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谢宝华.当前城市民宿治安管理问题与法律治理探讨[J].法制博览,2025,(06):154-156.

[2]强磊.城市民宿安全治理体系研究[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4.DOI:10.27634/d.cnki.gzrgu.2024.000454.

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课题《家旅——把闲置房做成旅途中你理想的家》(项目编号:20241165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