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档案资源利用对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影响
周子靖
盐城市城市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 224000
引言:新时期国企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下,档案既是历史记录的承载者,也是企业治理与战略决策中的一种重要资源。通过对档案资源的系统管理与高效利用,国企能够在知识管理,风险防控与技术传承上构筑独特的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但当前大多数国企对于档案资源还存在着重视不够、利用水平良莠不齐等问题,迫切需要从战略高度来重新认识档案的价值。文章在问题的指引下论述了国企怎样通过档案资源利用路径的优化来服务企业的整体发展。
1.档案资源的战略价值
档案资源是国有企业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它承载了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历史信息与管理智慧,也是促进企业不断创新与稳健运营的基本保障。档案在记录企业业务流程,决策依据及技术成果的同时,也蕴含着有价值的知识资本,可为企业战略制定,风险管理及合规运营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撑。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档案资源价值得到了发掘与放大,特别是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体现了独特的优势。通过档案资源的科学管理,国企可以达到知识沉淀和传承、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应对市场变化能力等目标。高效利用档案资源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透明度及规范化,确保企业治理合法合理,进而促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打造差异化优势并获得可持续发展。
2.国企档案资源利用对核心竞争力提升面临的难题
2.1 档案管理理念滞后,资源利用意识不足
目前很多国企档案管理还停留于传统保存与归档阶段,战略视角缺失,没有充分意识到档案资源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认为档案是一种“历史负担”而不是“战略资产”,致使档案利用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企业管理层及职工对档案资源关注度不高,资源利用意识不强,很难形成以档案资源推动创新与决策支持的良好局面。档案管理多以规范性要求为主要依据,缺乏有针对性地开发和运用,以满足企业的实际经营需要,致使档案资源不能有效地转化成企业竞争优势。
2.2 档案信息孤岛严重,系统整合难度大
国有企业内各个部门,子公司以及分支机构间普遍存在着信息孤立,档案数据分散存储,格式标准不够一致等问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信息平台以及标准体系,极大地限制着档案资源有效共享和高效利用。不同业务系统,管理系统间常常存在着数据壁垒,致使档案信息很难实现跨部门,跨区域无缝流通协同利用,继而引发档案资源重复建设和低效浪费问题。这一信息孤岛现象既明显降低档案资料检索效率与利用深度,又大大制约档案在企业战略分析,风险控制与合规管理等关键领域应用潜力。企业很难通过档案资源对内部和外部形成全局的认识,从而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在进行系统整合时面临着许多技术难点,特别是老旧信息系统兼容性问题,这些都阻碍着档案资源统一数字化平台构建的进程[1]。总之,国企档案资源信息孤岛既是管理上的挑战,也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瓶颈所在,迫切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达到系统整合,资源共享的目的。
2.3 档案利用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支撑核心业务的模式
当前,多数国有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机制,也缺少为企业核心业务需求量身打造的档案服务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政策。这一机制的欠缺造成档案管理职能通常游离于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外,很难实现与特定业务流程的深入结合,制约了档案资源对企业战略决策和促进业务创新的正向支撑。企业在档案资源利用方面缺乏系统性规划与科学评估标准,致使档案利用效果不能定量,利用效率与价值很难不断提升与优化[2]。另外,目前档案的使用流程普遍显得复杂且效率不高,由于缺乏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智能化工具,档案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服务品质很难达到现代企业高效运营的标准。档案资源因缺乏有效的利用机制与技术支撑而没有形成真正能支持核心业务发展的运作方式,这大大限制了档案资源这一企业无形资产对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潜能开发。总之,健全档案利用机制,促进流程优化和技术升级就成了国企档案资源战略价值实现的关键。
3.国企档案资源利用促进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3.1 建立战略导向的档案资源管理体系
国企要把档案资源管理上升至战略高度来认识档案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与企业发展目标相匹配的档案管理战略与计划。通过档案管理和企业战略的密切结合使档案资源由被动保存变为主动服务。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并明确责任分工,促进档案管理与业务流程的深度结合,保障档案能有效支撑企业创新决策,风险管控,知识传承等。加强领导重视、跨部门协作等措施,营造全员参与档案资源管理文化、促进档案资源战略利用。
3.2 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数字化,智能化是提高档案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档案资源价值的重点方式。国企要加快档案数字化步伐,将纸质档案彻底转变为电子档案,构建数字档案统一平台,确保档案数据安全完整。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智能检索,自动分类及数据挖掘功能以提高档案检索速度及利用深度[3]。我们致力于将档案资源与企业的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整合,确保信息能够相互连接,从而为企业的决策过程提供准确和实时的数据支撑,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3.3 完善档案资源共享机制,助力决策支持与知识管理
健全的档案资源共享机制对国有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有着深远的影响。档案是企业知识和经验的主要载体,档案的价值不只在于保存,而关键是高效利用。目前,国企档案资源大多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信息孤岛严重,妨碍档案资料的高效流通与深层利用。促进档案资源共享需要搭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交流平台以保障档案数据及时更新与准确传输。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档案资源进行结构化管理以促进数据检索效率的提高,继而满足决策层多维度信息需求。另外,还构建了完整的权限管理体系以确保信息安全与合规,避免档案资源分享时出现误用或者外泄。这样既能促进知识积累和沉淀,又能给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档案共享机制应覆盖动态反馈及优化环节,并在利用反馈的帮助下,对资源结构及服务模式进行持续调整,以提高档案共享机制的适用性及时效性。这样,档案资源才能够对企业知识管理体系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为企业战略决策与运营优化提供支持,进而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主要依托。
结束语:高效利用档案资源,是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依托。面对观念滞后,信息壁垒,机制缺失的现实状况,需要用战略的眼光重构档案管理体系,促进资源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建设多维共享机制使档案成为企业成长的智力资源和管理资产。只有真正实现从“被动存档”到“主动赋能”的转变,国企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晓燕.科技档案资源开发利用驱动国企核心竞争力跃迁[J].中国商人,2025,(06):111-113.
[2]刘艳,李秋瞳.新时代实现国企档案管理工作价值的途径研究[J].黑龙江档案,2024,(05):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