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方式发展研究

作者

白玛取次

中国共产党德钦县委员会融媒体中心

引言:《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发展行动计划》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媒体融合的目标、路径,并强调推动传统媒体主动拥抱新技术、新平台,加速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在这一政策引导下,不仅促进了传媒行业的资源整合,同时也推动了新闻传播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为新闻传播方式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环境。外加当下受众已不满足于“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播模式,既需要快速获取简洁明了的新闻资讯,也期待深入解读复杂的社会现象,这一需求变化也倒逼新闻传播方式进行全面革新,促使新闻媒体不断探索新的内容形态和传播模式。因此,立足于媒体融合时代,如何发展、创新新闻传播方式,已然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议题。

一、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方式发展现状

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方式,现正呈现出一幅多维度、立体化的发展图景,其现状既体现了技术赋能下的创新突破,也蕴含着传统模式与新兴形态的碰撞融合。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实行多元主体

从传播主体这一维度来看,传统媒体的“专业垄断”格局已被彻底打破,形成了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传播生态。在这一生态下,专业新闻结构已不再是唯一的信息生产者,而是搭建开放平台,吸纳用户、自媒体创作者等多方利来那个加入内容生产链条。比如当下许多主流媒体所开设的“全民记者”专栏,鼓励普通民众依托手机拍摄或者文字记录的方式提供新闻线索。同时,自媒体账号所凭借的灵活运营模式和精准的受众地位,在诸多垂直领域形成了强大内容生产力,甚至部分头部自媒体的单篇报道阅读量甚至远超传统媒体的同类内容,使得新闻主播的主体边界愈发模糊。

(二)创新内容形态

在内容形态方面,新闻传播已超越了单一的文体或图片形式,进入到“全媒体表达”的新阶段,比如数据新闻依靠信息图表、动态数据可视化方式,将相对复杂的政策条文和经济指标转化为直观易懂的视觉符号,像在报道人口普查数据时,运用交互式地图展示各地区人口分布变化,让受众通过点击、滑动等操作深入了解数据背后的含义。并且,短视频新闻业凭借“短平快”特点占据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一段 15 秒的现场视频搭配简洁文字说明,便可完成快速报道,强化了报道的代入感。外加当下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受众可“置身”于新闻事件的发生场景中,使得新闻从“被阅读”“被观看”升级为“被体验”。

二、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方式发展策略

(一)始终坚守内容为王,构建优质内容生态体系

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无论传播方式如何革新,优质内容始终是新闻传播的核心竞争力。新闻媒体应深耕内容创作,将专业性与创新性相结合,打造具有思想深度和传播力的精品内容。从这一角度来说,一是需深耕专业领域,将调查报道与深度分析作为核心竞争力,力求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挖掘事件的本质。比如在面对一些重大社会议题,记者应深入一线走访,整合多方信源,形成有分量的深度报道,不仅呈现“是什么”,更解答“为什么”和“怎么办”,让内容更有价值。二则是在内容形态上有所创新,需打破传统叙事的桎梏,根据不同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和媒介场景来打造多样化的表达形式,比如针对年轻群众采用 Vlog 式报道和互动问题等偏向于轻松活泼的形式,将严肃新闻转化为易于理解和传播的内容。而针对专业人士,则可保留长篇资讯和评论专栏等传统形态,以严密论证和观点探讨来满足其需求,从而做到“因人而异”,保证传播效能。

(二)切实强化技术赋能,推动传播技术创新应用

技术是媒体融合的重要驱动力,为立足于媒体融合时代发展新闻传播方式,新闻媒体必须积极拥抱新基础,以技术创新引领传播方式变革,重点加大对新技术的应用,将其深入融合与新闻生产、分发全流程。具体来说,应加大对核心技术的引进力度,比如在内容生产环节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快速生成结构化新闻,将记者从繁琐的信息整合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更专注于深度调查和创意策划。或者借助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海量素材进行智能筛选和标签化处理,快速定位有价值的信息,提高素材利用率,保证新闻传播效率。也可优化算法推荐系统,比如借助精准的用户画像分析,结合受众年龄、职业和兴趣偏好来针对性推送个性化内容,提高信息触达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也需避免算法主导下的“信息茧房”效应,运用人工敢于调整内容分发,有意识地推送多元化、差异化信息,从而让技术真正成为提升新闻传播质量、服务社会公众的有力工具。

(三)坚持深化渠道融合,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

渠道融合是媒体融合的基础,从这一角度来说,新闻媒体应打破传统渠道壁垒,整合各类传播资源,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全媒体传播矩阵。比如,可将各类传播渠道视为有机整体进行系统性整合,实现“一次生产、多元分发、全域覆盖”的传播效果,如对于广播、电视等传统渠道,不能简单将其视为“夕阳载体”,而是利用数字化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以广播为例可突破频率限制,将直播节目上传至多个音频平台,同时将节目片段剪辑为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传播,借助声音 + 画面”的组合拓展受众群体。同时,也需根据不同平台特性来制定差异化育婴模式,避免“一刀切”内容分发,对于社交平台,则可发起热点讨论进行话题引导和互动传播,针对短视频,则注重用 15 至 60 秒的时长讲好一个新闻故事,以提高传播匹配度,真正实现新闻传播的广度与深度、速度与质量的有机统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下媒体融合时代而言,新闻传播方式发展已是时代改革下的大势所趋,且远未抵达中点。因此,身处于融媒体时代洪流之中,应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积极挖掘新的传播方式,并始终保证新闻传播的本质使命,力求在技术创新中坚守专业主义,在渠道变革中筑牢内容根基,在受众互动中保持价值清醒,从而媒体融合的浪潮中站稳脚跟,让新闻传播在时代发展中始终焕发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潘雪睿.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方式的转变与突破[J].传播力研究,2024,8(22):19-21.

[2]赵丹丹.基于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方式变化与发展研究[J].采写编,2024(3):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