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技术与幼儿艺术活动融合的路径研究

作者

张娟

阿克苏市兴林幼儿园 新疆阿克苏 843000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的推动和助力下,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艺术活动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其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力、创造力、想象力以及情感表达等多方面能力。而将信息技术与幼儿艺术活动相融合,则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又有利于推动幼儿艺术教育创新和优化。

一、信息技术与幼儿艺术活动融合的意义

(一)激发幼儿艺术学习兴趣

学前阶段的幼儿年龄较小,很难长时间专注和从事某一活动。这是幼儿园开展艺术活动中急需解决的一项难题[1]。而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则可以在艺术活动中渗透音频、视频、图片等元素,进而营造更为轻松、欢乐、逼真的艺术活动氛围。这种全新的方式可以激发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除此之外,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还能够将抽象的艺术元素直观地呈现在幼儿面前,降低艺术欣赏以及创作过程中的难度,给幼儿带来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视觉与听觉信息。这既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又能增加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自信心,从而推动幼儿以更积极的精神状态参与到艺术学习中。

(二)优化教学资源与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幼儿艺术教学带来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国内外不同类型的艺术素材,例如经典的音乐曲目、著名的绘画作品以及优秀的幼儿艺术活动案例等。这些资源无疑会帮助教师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拓宽幼儿的艺术视野,为提升幼儿艺术活动质量奠定基础。在教学方式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打破“填鸭式”的教学壁垒,通过缔造一种更加注重幼儿自主探索与体验的教学方式,如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开展艺术教学活动,通过绘画演示、音乐播放控制等操作,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艺术欣赏、创作当中,与教师、同学积极互动,从而达到更好地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力以及艺术修养的目的。

(三)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艺术活动中,则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日常家庭生活中,都可以让幼儿随时随地通过社交媒体、在线艺术社区等平台,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创作心得,促进艺术素养的提升。而教师也可以实时记录幼儿的艺术创作过程,提供即时反馈,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调整活动策略,从而达到提高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目的[2]。

二、信息技术与幼儿艺术活动融合的实践路径

(一)创设艺术情境,激发创作灵感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思维通常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这种特点,在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能想办法为幼儿创设生动、逼真的艺术情境,就能够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而信息技术恰恰能实现这一目标,因为运用这种技术,可以全面实现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元素有机结合,从而营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情境的效果。比如,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与绘画主题相关的自然风光、生活场景等图片或视频,激发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幼儿身临其境般感受画面中的色彩、人物、线条与氛围,引导幼儿观察细节,从而为绘画创作积累素材与灵感。在幼儿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不同类型的音乐动画,音乐动画可以将声音、图像、色彩、动作融为一体,给幼儿带来更多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以帮助他们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以及背后蕴含的情感,让幼儿通过音乐动画中的动态图谱,感受音乐节奏、旋律的变化特点,从而达到更高效地开展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

(二)丰富教学资源,拓展艺术视野

一方面,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收集和整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的艺术作品、活动案例、课件等资源,按照绘画、音乐、舞蹈、手工等不同艺术领域进行分类整理。通过多元化的艺术元素可以进一步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并有机会让幼儿接触到不同国家、地区的艺术文化内容,提升幼儿的艺术欣赏力,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收集和分享喜欢的艺术作品,并将作品上传到微信群或其他线上平台,这些作品可以是自己创造的,也可以是自身比较喜欢的。教师可以在艺术活动中邀请幼儿上前介绍自己分享的艺术作品的特点,以及喜欢它的主要原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幼儿对于艺术的认知特点,进而可以为幼儿艺术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实现艺术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三)开展互动教学,增强学习效果

互动式教学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幼儿艺术活动高度融合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设备开展互动教学活动,以增强艺术教学活动的效果。比如,在手工艺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最直观地展示某件工艺品具体的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声情并茂地将整个制作过程缓慢地呈现在幼儿面前,幼儿可以从容地进行手工艺品制作,教师也可以解放双手,不再是活动中的主导者,而是通过引导的方式带领幼儿完成手工制作。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白板上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与修改示范,这种互动交流能够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品的优点与不足,学习到更多的制作技巧。此外,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开展艺术教学活动,也能够实现良好的互动效果。

(四)促进家园共育,延伸艺术学习

家园共育是一种高效的育儿方式,信息技术可以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为家园共育提供便捷的沟通渠道,有助于将幼儿艺术活动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抖音短视频、幼儿园官方网站等平台,随时随地发布幼儿在园的艺术活动照片、视频,分享幼儿艺术学习的成果与进步,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艺术学习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平台上推送一些适合家庭开展的艺术活动建议与指导方法,如亲子绘画、家庭音乐会等,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艺术活动,以营造良好的家庭艺术氛围,为提升幼儿艺术素养创造更多的媒介。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幼儿艺术活动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不但可以激发幼儿艺术学习兴趣,还能优化教学资源与教学方式、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在未来的幼儿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幼儿艺术活动融合的全新方法与实践途径,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育儿功能,通过提高幼儿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达到高质高效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与综合能力的目的,以便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玉珍.信息技术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22,(10):184-186.

[2]王丹玉,王鶄.信息技术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应用与思考[J].早期教育,2023(2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