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索动作词语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融入技巧与实施要点

作者

侯效灵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乐行幼儿园 安徽省亳州市 233600

引言

幼儿园的体育运动当中加入动作词语,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运动和认知的协调发展。作动作词语与游戏活动以及体操运动加以融合,能够加强幼儿的参与程度,提高幼儿的理解程度。

一、动作词语的概念

动作词语是描述或表示人体动作的方式、方法的词语,包括“跳”“跑”“转”“爬”“蹲”等,此类动作词语形象性较强、操作感很强,可直接反映出身体的动作。它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又是孩子动作理解、表达要求的重要手段。动作词语的学习运用,在幼儿园的语言学习中对促进幼儿语言表达、动作敏捷、思维发展是有益的。通过模仿、游戏、体育活动让孩子在做动作的同时来理解词语意思,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反复巩固动作理解,使语言发展和动作表达同步前行[1]。

二、探索动作词语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融入技巧与实施要点

(一)创设情境教学

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融入动作词语的关键在于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尝试各种基本动作。例如,在模拟“森林探险”的情境中,教师可设计“跨过小溪”“钻过树洞”“跳上石头”等动作指令,引导幼儿进行跨跳、钻爬、单脚跳等活动,这些均与《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动作协调能力、基本动作模式发展”的目标相符。情境教学不仅为幼儿提供了具体的行为示范,还增强了语言与动作之间的联结,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与想象力,使他们在游戏中自然掌握“走、跑、跳、投、钻、爬”等基础动作。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注意动作词语的层层递进与操作可行性,结合幼儿年龄阶段的运动能力差异进行分层设计。例如,在“勇闯动物王国”的教学活动中,小班可围绕“慢慢走”“小跳跳”展开,中班则加入“快速跑”“高高跳”,大班可挑战“翻滚前行”“跨步跳远”等复杂动作。通过反复练习与情境转换,幼儿不仅能增强身体控制力,还能在语言表达上实现动作—词语—行为的整合,逐步形成对动作词语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实现体育与语言的双重发展目标。教师的语言引导应富有节奏感与激励性,让动作指令成为推动幼儿主动参与和持续活动的核心动力。

(二)运用游戏引导

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运用游戏引导融合动作词语,是提升幼儿动作发展与语言认知的有效策略。《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应发展走、跑、跳、投、钻、爬等基本动作技能,而游戏正是激发幼儿自发练习这些动作的最佳载体。教师可借助“角色扮演类”“情境任务类”或“挑战关卡类”游戏,将动作词语巧妙融入游戏指令中,如“快快跑去抓小鸡”“慢慢钻过山洞”“跳一跳摘果子”等。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然模仿并执行相应动作,同时理解词语的含义与动作表现间的联系,有助于建立语言—动作认知框架,提升幼儿对词汇的感知和使用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游戏设计应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协调能力与专注力进行科学安排。小班游戏可设置“走小路”“轻轻跳”等简单动作配合简单词语,强调动作控制和模仿能力;中班可引导幼儿在“追逐接力”“跨步穿越”类游戏中理解快速跑、跳跃、平衡行走等词语;而大班则可挑战“多指令混合游戏”如“跑两步跳一下钻下去”,以提升幼儿动作组合与听力理解能力。在游戏引导中,教师需不断强化动作词语的清晰指令、适时反馈和正向鼓励,让幼儿在重复游戏中强化记忆、提高动作精准度,并逐渐将动作词语内化为自主运动指令。通过游戏的趣味性与任务性,幼儿不仅乐于参与,还能在无压力的环境下实现体育能力与语言表达的双重成长。

(三)配合音乐节奏

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将动作词语与音乐节奏相结合,是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有效方法。《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应在愉快的活动中提升身体动作的节奏感、协调性和表现力。音乐本身具有自然的节奏和情绪表达,通过为动作词语配上节奏鲜明、情绪丰富的音乐,能够增强幼儿的动作记忆和模仿兴趣。例如,在“走—跑—跳”的动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走走走,快跑快跑,跳跳跳”的音乐节拍,引导幼儿随着节奏变换步伐,实现动作词语与音乐节奏的同步匹配。此类活动能有效提升幼儿的听觉辨识、身体反应速度和语言动作联结能力,让幼儿在听、说、动的互动中自然掌握基本动作要领。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节奏感与动作控制能力进行分层设计。小班幼儿可以选择节奏较慢、重复性强的歌曲,配合“拍手”“踏步”“转圈”等基础动作词语,强调音律感知和动作模仿;中班幼儿则可加入“弯腰”“跨跳”“抬脚”等中等难度的动作词语,通过略快节奏训练身体控制力;大班则可设置较复杂的组合指令,如“边跑边跳、拍手转圈”等动作配合,锻炼动作连贯性和节奏感。在教学引导中,教师应以生动的语言与肢体示范配合音乐,强化幼儿对动作词语节奏变化的感知,提升其动作表现与语言节奏的同步能力。通过音乐节奏与动作词语的有机融合,不仅丰富了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也全面促进了幼儿身体发展、语言理解和情绪表达的协同成长。

三、结语

动作词在幼儿园中体育运动活动的活动中得以很好应用,可以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动作能力的发展融合于体育运动活动之中,可以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一种情境中得以激发,使他们对自身的发展在过程中所体现的感触以及参与到这些学习过程中的人对课堂产生一个较高认识。

参考文献:

[1]王惠涵.幼儿园问题驱动式教研的实施要点[J].福建教育,2024(3):32-34.

[2]滕惠群.幼儿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的"寻""感""行"[J].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2024(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