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采矿活动诱发滑坡灾害应急处置对策研究

作者

宋文进

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贵州省遵义市,564300

引言:

滑坡灾害作为采矿活动中常见且致命的突发事件,其发生往往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全球矿产资源开采活动愈加频繁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应对由采矿诱发的滑坡灾害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现有的应急处置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控作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常常无法迅速有效地应对滑坡灾害的突发性和复杂性。因此,如何改善现有应急机制,完善技术手段,提高应急响应效率,已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热议话题。

1.采矿活动诱发滑坡灾害的

矿山开采,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地质灾害的存在。矿业开发,不仅对地表形态和地形地貌进行大面积的破坏,还会造成地质的不稳定,特别是在丘陵地带、山区等不平坦的地形进行开采,使得土体结构稳定性的丧失,因开采破坏的严重性、失去支撑性和地下水渗流等等,经过长期的发展,随时可能会引起滑坡等灾害问题,一旦出现滑坡等灾害,危害大、影响大,对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的影响明显,甚至出现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民生命安全,所以,重视矿山开采环境风险评估,预防事故的出现[1]。

2.采矿活动引发滑坡灾害应急处置面临的问题

2.1 应急处置体系的缺陷

目前应急系统整体的响应效率和联动性受到严重制约,不少矿区应急预案缺少对突发滑坡的考虑,灾情发生时,部门反应缓慢。应急的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的相互传递不及时,无指挥调度系统,增加灾难的后果。部分区域因地矿部门之间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配合沟通不足,造成信息滞迟或对灾情的误判。应急队伍缺乏专业培训和保障,应急装备等准备不足,不能有效快速地处置灾情,致使灾情的扩大。现有系统急待改革,建立更为弹性、反应灵敏的应急机制。

2.2 现有技术手段的局限性

由于目前的技术手段预测和应急手段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复杂的矿区,技术手段的适用性与可靠性时受质疑的,滑坡灾害发生是由多要素共同作用造成的,而目前技术手段的监测、预警系统并不能监测和预报这些多要素变化。例如,地质探查技术虽然能提供部分矿区的地质特征信息,但在动态变化的采掘环境中对滑坡发生的监测和预警较为困难。灾后评估的技术手段并不能准确地评估滑坡的实际受损情况,灾后恢复工作的速度很慢。

3.采矿活动诱发滑坡灾害应急处置对策研究

3.1 建立健全滑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

救灾就是救伤者,抢险就是抢时间。滑坡灾害应急机制的建立是防灾减灾的基石,也是灾后救援及保证人身安全的保障,目前很多地区滑坡灾害应急机制不是很健全,各相关部门未统一协调管理,灾情发生时的应急力量与资源不能及时、高效地抵达灾区开展紧急救援工作,同时需要各级政府和矿企之间的互相协调及信息沟通;滑坡灾害应急机制不是靠单一力量形成的应急体系,而需要政府、矿企、企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形成应急机制,除此之外还要求该机制的信息畅通,及时共享。对应急指挥平台的建设,对各种灾害情形下及事前、灾中、灾后信息的畅通提供保障,便于指挥员及时了解最新的灾情信息,快速发布指令;完善的滑坡灾害应急机制的建立包括科学的应急预案体系和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每个矿区、矿山应根据自身地质条件和采矿工程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灾害应急预案,针对灾害发生的各种情形及每个灾害情形下应准备的策略方案,灾前,编制相应的预案体系并针对出现的各种情形及时做预判,避免事故发生后盲目应急,应急人员的不确定性也会对灾民造成危害,造成负面影响;灾后,采取常态化演习或实践,确保应急团队的快速反应力和快速组织力,可预测各种复杂局面。不断建立健全应急预案,能够在第一时间有效地处置灾害发生初期影响范围小的灾害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灾害事件的影响和损失。

3.2 加强灾害监测实时预警体系

泥石流是一起突发的自然灾害现象,泥石流产生的迹象一般不明显,很难提前预测。如果能够建设一套先进的监测及实时预警系统,就能提早向相关人员提出警告,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提前准备好救援资源,减少泥石流所带来的危害。目前,这些监测及预警机制往往存在严重缺陷,无法在复杂的采矿条件下实现有效的监测预警[2]。究其原因,这是由于矿址的地质条件复杂,探测的技术条件限制。要实现及时的预警需要对矿区的地质状况、气象数据等进行有效的监测、实时监控。要求对地质条件进行有效监控,如矿区地下水位的监控、岩体稳定性以及振动等。通过地质雷达、激光雷达、激光仪以及倾斜仪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和处理,达到实时探测的效果。对于监测系统建设不能使用单一技术设备完成,它必须具有综合技术设备,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监测网路,这样可以有效保障监测数据的有效交叉验证。泥石流预警系统除了配备的技术设备之外,泥石流预警系统还要实现高效的泥石流预警信息的处理,对大量的信息进行高效分析,形成精准的泥石流灾害预警预测,并提前对矿区工作人员以及当地的居民发出预警。这里对于滑坡进行处理分析的过程,处理数据的准确和效率的及时非常重要,只有真正意义的及时准确进行预警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因此提高预警技术的准确性和时间性,作为滑坡灾害防御的技术,是目前我国矿区安全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重要措施。

3.3 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设备配置

高效的应急响应除了要依托完善的机制、先进可靠的救援技术以外,主要还依赖应急人员的救援能力。目前,由于人们平时未对应急人员的救援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及加强,在滑坡灾害发生后,众多应急人员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方面存在缺陷,难以胜任严峻灾害状况下的应急处置。针对滑坡灾害应急处置通常不只是简单的救援与疏散,还要求应急人员在高风险、高压力的环境条件下做出准确的救援决策和行动,这就要求应急人员具备相关的救援能力,提升其应对灾害的综合素质[3]。针对灾害应急处置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强化需要加大对应急响应人员的培养力度,在应急响应人员的培训中,应增加滑坡灾害的特点、应对策略及心理减压学习以及灾害救援和疏散方面的技能训练,使应急人员能够针对不同情况做出快速恰当的处置和疏散,缩小和减少因灾害造成的人身伤亡。

结束语:

应急工作对于滑坡灾害而言是不可能在单一、孤立的状态下完成的,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技术难题都有其复杂性,只有综合性、系统化的措施才会消除滑坡灾害的危害程度。无论是建立制度还是进行创新,都是从细节着手,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缺失,都可能会酿成灾难。所以,综合性、系统化的改革与创新方能最大程度提高滑坡灾害应急的水平,保障社会的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兰银.矿山水文地质类型及地下水对采矿活动影响的防范措施[J].2024(8):49-51.

[2]杨旭,李氡,马静.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治理措施[J].能源与环保,2023,45(4):279-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