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小学高年级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

肖璐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第三小学 516083

一、思辨性阅读的意义

思辨性阅读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它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感知文本与文本的内在联系、辩证地去综合与分析任务群、演绎推理迁移类知识,从而培养思辨性的阅读能力;在经过分析、比较、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让学生从传统的阅读模式中脱离出来,这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能使其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在对相应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比较、质疑、辨析、验证、推理时, 能进一步明辨是非对错, 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其教学价值、意义不言而喻。

二、思辨性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问题设计

通过设计“反常”的阅读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质疑,去思考,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什么是“反常”?“反常”就是与正常想法不一样,想到别人所不能想到的,这就为“思辨性阅读”奠定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下,通过辨析,探究原因,实现从逻辑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课文《田忌赛马》的教学中,要想明白孙膑为什么能想出改变马的出场顺序这个妙计,就得先让学生说出原先他们的赛马出场顺序是什么样的?而田忌与齐威王赛马输之后要想再次获得胜利,一般人都会认为按照正常马的出场顺序上等对上等、中等对中等、下等对下等,这样要想取得胜利就只能换几匹马脚力更好的马,否则就没有赢的把握。而孙膑就有了“反常”表现,他没有选择换马,而是改变了马的出场顺序,第一场用田忌的下等马对战齐威王的上等马,结果是田忌输了,第二场用田忌上等马对战齐威王的中等马,结果是赢了,第三场用田忌的中等马对战了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还是赢了,最终的结果是是田忌胜了两场,输了一场,胜了齐威王。通过上述教学过程,让学生理解孙膑的“反常点”,通过正常表现与反常表现的对比思考,创造出“思辨”阅读的情境,激起学生阅读的强烈欲望,在分析、讨论、探究和表达中触发思维碰撞,辨清观点,使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得到很好地发展。

(二)思维可视化

思维是抽象化的,对于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也是不容易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图示或者表格的形式将思维过程展现出来,这也就把原本不可见的思维可视化了,这也有助于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思维的快乐。《田忌赛马》一文中 , 孙膑就是通过改变马的出场顺序让田忌取得了胜利,这是源于他的观察和思考。但是文中没有写孙膑是如何想出来的,为了学生理解孙膑观察所得和所思跟他想到的这个妙计之间有什么联系。在教学时可以利用表格(如下图)将孙膑的思维过程直观展示出来,再让学生根据表格的内容将孙膑的所思所想有条理的表达出来,这样抽象的思维就变得具体、易懂了,同时还能让学生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感受到思维的强大力量。

(三)拓展阅读

语文教学常有的一个环节进行课内相关文本的拓展阅读。在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文本为基础,通过精心选择阅读内容来拓展一个相似的思辨空间 ,引导学生思辨能力的迁移运用。在讲授《田忌赛马》孙膑的妙计之后,老师可以引入三十六计中一则著名的战役——围魏救赵,在这个故事中要救赵国, 按照常规的思维来说都会出兵先到赵国被先被包围的地方营救,但是孙膑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明白面对强大的敌人,直接去攻击,有可能不但没救下赵国,还损失了损失自己这一方的主力。所以孙膑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再一次打破常规,去了魏国的都城,集火的主力让魏国处于危险形势,这样魏国被迫退兵,就能够解了赵国之围。通过这种拓展阅读 , 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思维的力量,也能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四)作业设计

通过课堂上思辨的学习,要想能力得到质的提升,还需要要有作业、练习的支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设计联系生活实际的作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提升思辨能力。如在讲授完《田忌赛马》这一课后,作业可以设计为以少胜多战事故事收藏卡。让学生通过阅读查找相关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积累故事的过程中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再举办一个交流分享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正好也能考验他们是否学到了思维的方法并能灵活的使用。

思辨性教学策略除了以上几点外,还需要教师们不断地学习、探索,找出更好的方法来教授我们的学生。思辨性阅读教学是贯穿小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它值得我们去研究、实践,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吴益民 . 紧扣单元语文要素 ,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谈 [J]. 小学语文教学 ,2024(02):12-14.

[2] 谢孟 .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作业设计研究 [D].西南大学 ,2023.DOI:10.27684/d.cnki.gxndx.2023.0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