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何瑞清
文山州土壤肥料工作站 云南文山 663000
引言
在当前农业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人们对农业生产的关注点逐渐从单纯追求产量转向兼顾产量、品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化学肥料在过去的农业生产中曾发挥巨大作用,但长期大量使用所引发的土壤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肥料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重新受到广泛重视。它不仅能够为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还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入探讨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效果,对于优化农业施肥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机肥料的基本认知
1.1 有机肥料的定义
有机肥料是指以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天然有机物质为原料,经过一定的腐熟、发酵等生物转化过程制成的,含有丰富有机物质和多种营养元素,能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营养支持,并具有改良土壤、提升土壤肥力等功能的一类肥料。与化学肥料相比,有机肥料更注重物质的循环利用和生态平衡的维护,其生产和使用过程遵循自然规律,是一种符合生态农业理念的肥料形式。
1.2 有机肥料的分类
有机肥料的种类丰富多样,根据其来源和制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多个类别。粪尿肥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包括人类的粪便尿液以及猪、牛、羊等家畜的粪便尿液,这类肥料含有较多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是传统农业中重要的肥料来源。堆沤肥则是通过将农作物秸秆、杂草、落叶、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与动物粪便混合,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进行堆制发酵而成,其制作过程实现了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绿肥是指专门种植的具有肥田作用的植物,如紫云英、苕子、苜蓿等,在其生长旺盛期将其翻压入土,通过腐烂分解为土壤提供养分。此外,还有饼肥,由油料作物的种子榨油后剩余的残渣制成,如豆饼、菜籽饼等;以及腐殖酸类肥料,以泥炭、褐煤等为原料加工而成,含有丰富的腐殖酸,具有良好的改良土壤和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2]。
2、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方式
2.1 基肥施用
基肥施用是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应用方式,一般在作物播种前或幼苗移栽前进行。在施用时,需将有机肥料均匀地撒布在土壤表面,然后通过深耕、旋耕等耕作措施将其与土壤充分混合,使有机肥料能够分布在土壤的一定深度范围内。这种施用方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作物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和营养基础,因为有机肥料在土壤中分解缓慢,能够在作物整个生长周期内持续释放营养,为作物从幼苗期到成熟期的生长发育提供稳定的营养供应。同时,有机肥料与土壤的充分混合有助于其发挥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为作物根系的生长提供疏松、肥沃的环境,促进根系的发育和扩展,从而增强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2.2 追肥施用
追肥施用是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适时补充有机肥料的一种方式。追肥的时间和用量需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来确定,通常在作物生长旺盛期或营养需求高峰期进行。在施用方法上,常见的有沟施和穴施两种,沟施是在作物行间或株间开沟,将有机肥料施入沟内后覆土;穴施则是在作物根部附近挖穴,将有机肥料放入穴中后覆土。这种施用方式能够使有机肥料更接近作物根系,便于作物及时吸收利用养分,快速满足作物在特定生长阶段对营养的迫切需求。对于生长周期较长的作物,如果树、蔬菜中的一些晚熟品种等,合理进行多次追肥,能够有效避免作物因营养供应不足而出现生长停滞、结实率降低等问题,保证作物的生长态势和产量形成。
2.3 叶面喷施
叶面喷施是一种辅助性的有机肥料施用方式,主要适用于一些经过特殊加工处理、养分能够被作物叶片快速吸收的有机肥料,如腐殖酸叶面肥、氨基酸叶面肥、海藻提取物叶面肥等。在进行叶面喷施时,需要将有机肥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加水稀释,配制成合适浓度的溶液,然后利用喷雾器将溶液均匀地喷洒在作物的叶片表面。作物叶片表面分布着大量的气孔和表皮细胞,有机肥料溶液能够通过这些通道被叶片吸收,并迅速运输到作物的各个部位,参与作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叶面喷施的突出优势是见效快,能够在短时间内为作物补充营养,尤其适用于作物出现营养缺乏症状时的应急补救,以及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如开花期、结果期等,快速补充特定营养元素,提高作物的开花结实率和果实品质。但需要注意的是,叶面喷施不能替代土壤施肥,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因为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部分营养仍然需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3]。
3、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3.1 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有机肥料的施用对土壤质量的改善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首先,它能够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这些有机物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能够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增加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分的渗漏和蒸发,同时增强土壤的通气性能,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作物根系的呼吸提供充足的氧气。其次,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胶体能够吸附土壤中的养分离子,减少养分的流失,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使土壤中的养分能够更持久地为作物所利用。此外,有机肥料还为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促进了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活性。土壤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质、转化养分形态、抑制病原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活性的增强有助于提高土壤的生物肥力,改善土壤的整体生态功能,使土壤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3.2 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有机肥料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从作物生长状况来看,有机肥料所提供的营养物质种类齐全,比例协调,能够满足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从而促进作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使作物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叶片浓绿有光泽,生长态势良好。在抗逆性方面,有机肥料的施用能够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寒、抗病虫等能力,这是因为充足的营养供应使作物自身的生理代谢活动更加旺盛,细胞壁增厚,体内积累的抗病性物质增多,从而降低了作物受外界不良环境和病虫害侵袭的概率。在作物品质方面,有机肥料能够改善作物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品质,例如提高果实的含糖量、维生素含量,改善果实的色泽、口感和风味等,生产出的农产品更加优质、安全,符合现代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追求。
结束语
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多样化的应用方式能够适应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以及不同土壤条件的需求,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效的营养支持。通过对其应用效果的综合评价可以看出,有机肥料在改善土壤质量、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升作物品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积极效果。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应进一步加大对有机肥料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不断优化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提高有机肥料的利用效率 [4]。同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的配合施用方案,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推动农业生产朝着更加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保障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春红 . 有机肥料在绿色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J]. 河北农机 , 2024, (14):57-59.
[2] 李军强 . 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研究 [J]. 河北农机 ,2023, (15): 55-57.
[3] 蒋荣华 .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下农业生产技术应用及发展策略 [J]. 南方农机 , 2023, 54 (12): 61-63+70.
[4] 李芳勇 . 肥料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南方农业 , 2021,15 (03): 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