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企业工会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
格日勒图
大唐呼伦贝尔化肥有限公司 021012
引言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企业工会作为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桥梁纽带,承担着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职能。传统企业工会工作模式依赖线下活动组织、人工信息传递与经验化管理,在信息处理效率、服务精准度、职工参与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局限,难以适应数字化时代职工群体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企业工会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提升组织效能、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关键路径。深入探究数字化转型的创新策略与实践方法,对推动企业工会适应时代发展、更好服务企业与职工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工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求与挑战
(一)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数字技术的发展重塑了企业管理模式与职工行为习惯。新生代职工群体对便捷化、智能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 面对面” “ 纸质化” 的工会工作方式难以吸引职工参与。同时,企业数字化管理趋势要求工会工作与企业整体数字化战略协同推进,形成管理合力。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企业工会打破组织边界,扩大服务覆盖面,尤其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中实现组织与服务的有效延伸,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二)传统工作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企业工会工作存在信息传递效率低、服务资源分散、决策依据不足等问题。线下活动组织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参与范围有限;人工收集处理职工诉求耗时长、易出错,难以实现精准服务;工会工作成效评估依赖经验判断,缺乏数据支撑,与企业数字化管理的精准化要求脱节。
(三)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
企业工会数字化转型面临技术、人才与机制等多重障碍。部分企业工会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与企业管理系统对接的数据平台与技术标准;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工会工作人员对数字工具的应用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数字化工作要求;传统工作思维惯性导致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不足,存在“ 重硬件轻应用” “ 重建设轻运营” 现象。
二、企业工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路径
(一)构建数字化组织管理体系
数字化转型需从企业工会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入手,构建“ 互联网 + 工会” 管理模式。通过对接企业现有的 OA 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搭建工会业务云平台,实现会员管理、组织生活、活动开展等功能的线上化与智能化。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整合企业职工的基本信息、职业发展、兴趣需求等数据,建立动态化的职工信息数据库,实时掌握职工群体结构与需求变化,为企业工会精准服务、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二)创新数字化职工服务模式
企业工会服务数字化转型应以职工需求为导向,打造“ 一站式” 服务平台。通过开发企业工会服务 APP、微信小程序等载体,集成权益维护、帮扶救助、技能培训、文化活动等功能,实现服务“ 指尖触达” ,与企业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形成互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智能咨询、在线答疑服务,提升服务响应效率;运用大数据分析识别职工个性化需求,结合企业发展战略推送定制化服务内容,如针对技术岗位职工的技能提升计划、针对青年职工的职业规划指导等。
(三)优化数字化维权与沟通机制
数字化技术为企业工会维权与沟通工作提供新手段。建立劳动争议在线调解平台,利用视频会议、电子签名等技术实现争议调解线上化,降低职工维权成本,同时与企业法务部门系统对接,提升调解效率。通过大数据监测企业劳动关系风险,分析行业用工趋势与企业内部矛盾隐患,提前介入预防纠纷,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三、企业工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保障
(一)强化基础设施与技术协同
完善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是转型的前提。企业工会需依托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加大硬件投入,建设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基础资源;统一技术标准与数据接口,实现工会业务系统与企业ERP、CRM 等系统的互联互通,避免信息孤岛。同时,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运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手段保障职工数据安全,消除职工对信息泄露的顾虑,确保数字化转型在企业信息安全框架下有序推进。
(二)提升人才队伍数字化能力
数字化转型依赖专业人才支撑。企业工会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数字技能培训,通过企业内部培训平台、专题讲座等形式,提升其数据分析、平台操作、新媒体运营等能力;引进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领域专业人才,优化队伍结构。此外,建立激励机制,将数字化工作成效纳入工会干部考核体系,鼓励工作人员在实践中探索数字化工作方法,形成与企业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相衔接的能力提升机制。
(三)完善制度设计与协同机制
数字化转型需配套制度保障。制定企业工会数据管理、线上服务规范等制度,明确数据采集、使用、共享的流程与责任;建立线上线下协同工作机制,确保数字化手段与传统工作方式有机结合,与企业管理制度相匹配。同时,加强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党群部门的数字化协作,整合资源,形成服务职工的合力,将工会数字化工作纳入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规划,实现工会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四、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深度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深入应用,企业工会工作将向智能化方向演进。智能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可应用于职工咨询、矛盾调解等场景,实现服务自动化与精准化;预测性分析模型可结合企业战略与职工数据,提前识别劳动关系风险,辅助工会制定预防性策略,提升工会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智能化转型将进一步提升企业工会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增强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
(二)跨界资源整合与生态构建
企业工会数字化转型将突破组织边界,加强与外部资源的合作。通过接入政务服务平台、行业工会系统等,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发创新服务产品,拓展服务场景,如联合企业培训部门开展线上技能认证、与外部机构合作提供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等。跨界整合有助于构建“ 企业-工会-社会” 协同服务职工的生态体系,提升工会服务的社会影响力,为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提供支持。
结语
新时期企业工会工作数字化转型是适应企业发展、提升组织效能的必然选择。通过构建数字化组织体系、创新服务模式、优化维权机制与赋能决策,企业工会能够有效破解传统工作模式的困境,实现服务职工能力与企业管理效能的双重提升。尽管转型过程中面临技术、人才与机制等挑战,但随着企业数字化建设的深入、制度体系的健全与创新实践的推进,企业工会工作数字化转型将持续深化。未来,企业工会需紧跟数字技术发展趋势,推动智能化、跨界融合与职工参与模式创新,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推进新时代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意见[Z].2022.
[2]王曙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工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3.
[3]张宇.互联网+工会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工运,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