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康复干预对骨科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及自理功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

康红梅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引言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涉及疼痛管理、功能训练和生活能力重建等多个方面。临床观察发现,规范的康复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康复方法的效果评价,对综合康复方案的长期影响及作用机制仍需深入探讨。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康复干预对患者康复效果及自理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

1 康复干预的主要方法

1.1 早期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早期康复训练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核心内容,旨在尽快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术后24 小时内即可开始床上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这些动作能有效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随着患者疼痛减轻,可逐步过渡到助行器辅助下的站立和步行训练,帮助患者重新适应负重状态。渐进性抗阻训练,如弹力带辅助的髋外展和直腿抬高练习,能够增强髋周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研究显示,早期介入康复训练的患者在术后 2 周即可实现无辅助短距离行走,显著快于未接受系统训练的患者。此外,阶梯训练和平衡练习也被纳入康复计划,以进一步改善步态协调性和防跌倒能力,为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奠定基础。

1.2 物理治疗缓解症状并加速愈合

物理治疗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通过非药物手段缓解疼痛、消除肿胀并促进组织修复。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通过低频电流阻断疼痛信号传导,减少患者对镇痛药物的依赖。冷敷疗法在术后48 小时内应用,可有效收缩血管减轻关节肿胀;而热敷则在后期用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超声波治疗能深入软组织,加速炎症吸收和瘢痕软化。关节松动术由专业治疗师操作,通过被动活动帮助恢复髋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临床观察表明,结合物理治疗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显著降低,关节僵硬发生率减少 50% 以上,住院时间平均缩短 2-3 天,充分证明其在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价值。

1.3 健康教育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是确保康复效果持续的关键环节,重点培养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正确康复意识。医护人员需详细讲解术后禁忌动作,如避免髋关节内收超过中线、屈髋超过90 度等可能引起假体脱位的危险姿势。指导患者掌握助行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调整合适高度、三步走法等实用技巧。营养指导强调高蛋白饮食和钙质补充,为骨骼愈合提供物质基础。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克服活动恐惧,建立合理的康复预期。家庭随访计划通过定期电话指导和康复日记记录,确保患者在家仍能坚持正确训练,最终实现从临床康复到家庭康复的无缝衔接。

2 康复干预对骨科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及自理功能的影响

2.1 康复干预对术后疼痛和关节功能的影响

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是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康复干预通过早期活动和物理治疗显著缓解疼痛并促进功能恢复。研究表明,术后24 小时内开始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可减少深静脉血栓风险,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电疗和冷热敷等物理治疗方法能有效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渐进性运动训练,如助行器辅助步行和髋外展肌力训练,可提高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帮助患者更快恢复行走能力。临床数据显示,接受系统康复干预的患者在术后 1 个月的 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表明康复干预在改善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明确优势。

2.2 康复干预对患者自理能力的提升作用

自理能力的恢复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重要目标,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干预通过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指导,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独立生活能力。例如,平衡训练和步态矫正可减少跌倒风险,使患者更安全地进行日常活动。研究显示,接受康复干预的患者在 Barthel指数评估中表现更优,尤其在穿衣、如厕和短距离行走等方面进步显著。此外,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避免危险动作,进一步提高了自理能力的安全性。长期随访发现,康复干预组患者在术后 3 个月时基本恢复独立生活能力,而对照组仍有部分患者依赖他人协助,凸显了康复干预在提升自理功能方面的关键作用。

2.3 康复干预对长期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的改善

康复干预不仅促进短期恢复,还对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和术后并发症具有积极影响。系统化的康复计划通过增强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和优化步态,减少术后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证实,接受康复干预的患者深静脉血栓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此外,康复干预通过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康复信心和依从性。长期随访数据显示,康复干预组患者在术后 6 个月的 SF-36 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尤其在躯体功能和社会角色适应方面表现更佳。这些结果说明,康复干预在提升患者长期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结束语

本研究系统探讨了康复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及自理功能的影响,证实了早期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和健康教育在促进功能恢复、提升自理能力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价值。未来应进一步探索智能化康复技术和长期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康复指导。康复干预的综合应用将有助于优化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万紫琳,刘玎玲. 康复干预对骨科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及自理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5,19(17):174-177.

[2]王艳玲. 整体护理模式下康复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重建的影响[J].透析与人工器官,2019,30(04):42-43.

[3]宋鹏进. 针对性康复干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02):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