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的实践路径与效果评估

作者

黄赛玲

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花塘乡学校 424300

引言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目标的核心内容,强调学生不仅要具备基础知识,还需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传统的英语教学偏重语法与词汇,忽视语言实际应用。情境化教学应运而生,它通过将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真实交流环境中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尤其在小学阶段,情境化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语言能力,还能培养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养。本文将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的实践路径,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为未来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情境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情境化教学理论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主张学习应当发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学生通过与情境的互动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情境化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学生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情境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促进语言习得的内化。核心素养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而情境化教学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多维度的语言学习平台。通过创设真实或仿真的语言使用情境,学生不仅能够在语言学习中感知文化差异,理解不同文化的背景,还能通过具体的交流任务提升实际交际能力。因此,情境化教学与核心素养紧密相连,是实现英语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的实践路径

情境化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可以从多个维度展开。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使用英语。例如,在教学“ shopping” 这一主题时,可以模拟超市购物的场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同伴进行交流,模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对话,从而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其次,情境化教学强调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和实践性。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情景剧等活动设计,鼓励学生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促进了他们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拓展。再次,教师应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情境创设的效果。例如,借助视频、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创造更加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多重刺激,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感。同时,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创设虚拟的英语交流平台,让学生与其他班级、学校甚至其他国家的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拓展其语言应用的实际场景。最后,情境化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语言水平、兴趣爱好等特征,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情境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情境中获得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三、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的效果评估方法

情境化教学的效果评估不仅仅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考核,更重要的是评估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得到提升。评估方式可以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定量评估可以通过传统的考试和测试来衡量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情况,如词汇量、语法运用、听力理解等。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频率、完成任务的情况等来考察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这种方式能够直接反映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语言积累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其次,定性评估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情境化活动中的表现,如角色扮演、情境对话的流畅度、创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评估其语言应用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评估方式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表现,体现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综合素养。除了教师的评估外,学生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也是情境化教学效果评估的重要方式。通过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帮助其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尤其是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同伴评估有助于增强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意识。此类评估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还能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家长的参与也可以作为评估的一部分,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英语使用情况,反映学生语言能力的实际发展。家长的反馈能够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补充信息,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中的挑战与对策

尽管情境化教学在小学英语教育中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实践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情境创设的难度较大。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意和教学经验,同时要利用多种资源来创设适合学生的情境,这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学科知识,还要能够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情境活动。其次,情境化教学的实施需要较强的课堂管理能力。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较强,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并控制课堂秩序是一个重要问题。情境化教学强调互动,但过度活跃可能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教师需保持课堂的秩序和学习目标的实现。再次,情境化教学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如何科学、公正地评估学生在情境化活动中的表现,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情境化教学的评价不仅局限于学术成绩,还应涵盖语言运用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为此,教师应结合学生课堂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和自我反思等进行综合评价,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教师需要加强专业培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堂资源,确保情境创设的多样性和真实性。在课堂管理方面,教师应制定清晰的规则,合理引导学生参与,并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分担课堂管理压力。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评估机制,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促进学生自我提升,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养。

五、结论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情境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实践的学习平台,有助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互动合作等方式,情境化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还促进了其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情境化教学的实施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教师的创意和课堂管理能力、情境创设的难度、评价体系的完善等问题。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师培训的深化,情境化教学有望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推动小学英语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锦梅.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英语实践类作业的优化设计与实施[J].校园英语,2024,(35):142-144.

[2]陈思懿.情境引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2024,(08):42-44.

[3]陈碧婷.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小学英语项目式教学路径探究[J].校园英语,2024,(29):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