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 大思政” 格局: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卢傲宇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 湖南株洲 412000
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 大思政” 格局已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打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壁垒,推动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等多元协同,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有助于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合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的概述
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是指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下,学校统筹整合教育资源,推动校内各部门、教师队伍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学生培养的系统育人模式,该机制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课程思政等多种途径,实现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在具体实施中,协同育人机制注重机制建设,强化各育人主体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育人网络,通过构建“ 大思政” 工作格局,协同育人机制有效提升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的针对性,推动学生全面发展[1]。
二、构建“ 大思政” 格局: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分析
(一)育人理念融合
高职教育不仅要注重技能培养,更要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实现“ 德技并修、立德树人” 的根本任务,在此背景下,学校应将思政教育理念与专业教育理念深度融合,打破以往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 各自为政” 的局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劳动精神等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提升教育的思想性,使学生掌握职业技能,不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育人理念融合,需全体育人主体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学校应通过制度设计、培训引导等方式,引导专业课教师树立课程育人意识,将育人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同时,学校领导、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应形成协同共育的理念共同体,在教育过程中各展所长,协同发力,此外,学校还应注重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等隐性育人方式的协同推进,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通过构建统一、融合的育人理念体系,高职院校能够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三位一体,为学生全面成长和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思政推进
课程思政推进是高职院校构建“ 大思政” 格局、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抓手,课程思政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之中,实现全课程、全教师、全过程的育人目标,高职院校应紧密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深入挖掘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法治意识等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潜移默化地接受价值观引导,增强育人工作的亲和力[2]。推进课程思政,需要在教师队伍、教学设计、评价机制上同步发力,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是基础,学校应通过培训等方式强化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理解;教师要优化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案例、实践项目中,避免生硬灌输,增强教育感染力,同时,学校应建立科学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将思政育人效果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实现过程管理与效果导向相统一,通过系统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职院校能够构建起以课程为载体、以教师为核心的协同育人平台,助力“ 大思政” 格局落地生根。
(三)校企协同育人
校企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构建“ 大思政” 格局、深化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路径,高职教育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不仅是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更是思政教育资源延伸的重要平台,通过校企协同,企业不仅提供实训基地,还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如在岗位实践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安全责任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内容,让学生在“ 做中学、做中悟” ,实现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具体实践中,校企双方应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明确各自职责与育人目标,形成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学校可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共同设计融思想引领与岗位技能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内容,企业也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设立企业导师、组织企业文化培训,积极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学校推动校企联合党团组织建设,加强校企间文化认同,也能有效提升育人合力,通过校企协同,不仅能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更能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为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三、结语
构建“ 大思政” 格局下的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育人理念融合、课程思政推进等多维度协同发力,高职院校能够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未来,学校应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强化协同协作,推动育人各环节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春柳,廖一源,李红伟,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构
建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23(2):1-6.
[2] 刘晓平.大思政格局下高职院校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研究[J].河北能源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 24(2):27-30.
[3] 冯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南北桥,
2022(13):109-111.
作者简介:卢傲宇(1978-10)女,民族:汉族,籍贯:湖南长沙,学
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