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育人:高职思政课程“三全育人”机制研究
卢傲宇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 湖南株洲 412000
引言
在职业教育改革工作取得新突破的今天,“ 三全育人” 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思政课程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融为一体,结合“ 三全育人” 理念转变传统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积极尝试多种教学对策,将思政元素灵活融入整体课程教学体系,逐步形成教学特色并树立教学典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接受专业系统的思政教育时,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水平迅速提升,能够自觉规范言行举止,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学习专业知识并参与社会实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一、铸魂育人:高职思政课程“ 三全育人” 机制构建意义
首先,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及发展。“ 三全育人” 理念高度关注学生人文素养、道德品质以及思想政治素养,教师结合这一现代化育人理念提出的教学要求有机融合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以及核心技能的同时,以良好的综合素质探索知识奥秘,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时代青年。
其次,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构建“ 三全育人” 机制时,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工作的始终,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整体的教学质量迅速提升,立德树人目标顺利落地。
二、铸魂育人:高职思政课程“ 三全育人” 机制构建对策
(一)立足全员参与,完善思政育人体系
全员参与是“ 三全育人” 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立足于全员参与逐步完善思政育人体系,积极打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全面加强制度激励和政策支持,促进思政队伍专家化、专业化及专职化发展[1]。其中辅导员及班主任应扮演“ 领头羊” 的角色,全过程跟踪学生思想状态,灵活利用社会热点,讲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扰。管理干部则应在宏观统筹中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思政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 两课” 教师则应坚持创新导向,丰富教学内容,灵活融入时事热点,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和成效。图书馆工作人员则应定期开展思政主题阅读活动,全面开拓学生视野。后勤人员则应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工作心态,坚持服务意识,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家长可以通过家长群、微信视频通话的形式关注孩子的成长发展,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通过全员参与逐步完善思政育人体系,构建“ 三全育人” 机制。
(二)聚焦全过程渗透,增强思政育人实效
在践行立德树人育人理念,积极实现铸魂育人时,学校应着力打造全过程渗透的思政教育平台,坚持“ 思政平台” 和“ 平台思政” 战略,提升思政教育传播力、影响力以及吸引力。其中课程建设是前提,学校首先应将专业课与选修课相结合,丰富选修课内容,为学生提优空“ 课程菜单”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比如学校可以面向毕业班学生设置毕业实战课,邀请企业高管开展职场模拟面试活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及就业能力。教师则应从日常专业教学着手,积极挖掘思政亮点,深入讲解经典案例,主动抓住节假日契机,开展思政专题游活动,确保学生将思政信念根植于心。比如教师可以在国庆节开展爱国主题专题教育活动,播放爱国主义系列电影,逐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
(三)促进全方位融合,整合多元育人方法
为了保障思政教育质量和水准,高职院校应积极创新全方位融合的“ 三全育人” 机制,尝试多种思政教育方法,实现多措并举。其中内容建设是关键,教师首先秉承“ 深耕细作” 的建设准则,聚焦于高职教育要求以及育人宗旨逐步丰富思政内容,讲述校园匠心故事,灵活引入技术攻关热点,全面强化学生工匠精神,带领学生了解非遗文化,稳步提升思政内容魅力[2]。其次,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进程,结合技术赋能教育优势着力建设线上思政教育平台,高效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利用线上智慧平台的留言板以及问答功能解答学生疑惑,为学生提供线上心理咨询和专业辅导,营造互帮互助、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及发展助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坚持立德树人育人理念,积极构建“ 三全育人” 机制时,高职思政课程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育人质量和水准迅速提升。学生初步形成了完善的人格以及正确的三观,能够主动向真善美靠拢并始终保持正能量。教师及学校应结合“ 三全育人” 理念探索新的教学路径,真正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渗透和全方位融合,着力构建立体成熟的“ 三全育人” 机制,将思政课程教学推向新的高度,顺利实现终极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左蔚琳.“ 三全育人” 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研究[J].
区域治理,2025(6):0132-0134
[2]都轶群.高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经
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5(4):069-071
作者简介:卢傲宇(1978-10)女,民族:汉族,籍贯:湖南长沙,学
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