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中老路病害处治技术与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作者

吕有兵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中南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7

引言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正常使用在城市的交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老路常见病害的出现对城市的交通带来诸多不便。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老路的常见病害包含多种情况。对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有效处理,可以保障车辆的正常通行以及延长道路桥梁本身的使用年限。因此,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此提高施工质量。

一、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中老路病害处治技术

(一)补强技术

补强技术一般会应用在老路结构强度欠缺而基层相对较为完整的情形之中,借助增加路面结构层的厚度来提高其承载能力。在开展施工操作时,针对原路面展开病害调查工作,将表层松散的材料以及裂缝里面的杂物清理干净,运用沥青灌缝或者乳化沥青封层的方式来处理那些细微的破损之处[1]。补强层的材料可以选择沥青混凝土或者水泥稳定碎石,其厚度依据弯沉检测的结果来确定,一般是5 至10 厘米,在摊铺的过程中需要把压实度控制在 96% 以上,要做好新旧层之间的粘结处理工作,可以借助涂刷粘层油的方式来提高其整体性,此项技术可切实有效地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适合应用于交通量增长速度较快的路段改造工程。

(二)加固技术

老路基层出现承载力不足、唧泥、沉降等病害时加固技术可派上用场,其凭借改良基层结构来提升稳定性,常见的工艺有注浆加固和土工合成材料加固这两种:注浆加固运用水泥浆或者高分子化学浆液,经由钻孔注入基层空隙,以此填充松散结构并形成固结体,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是在基层顶部铺设玻纤格栅或者土工布,借助其抗拉性能分散荷载,抑制裂缝扩展。施工的时候要严格把控注浆压力,一般是 0.3--0.5MPa ,以及格栅搭接长度,不能小于10 厘米,以此保证加固效果均匀,该技术对于道路造成的扰动较小,适宜用于城市核心区道路改造。

(三)换填技术

换填技术在老路基层或路基存在严重软弱层以及含水率过高的状况下适用,借助置换不良土的方式来改善地基条件,施工之时要先明确换填的范围与深度,利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将受污染的路基土清除,其深度一般是 0.5 至 2 米,换填材料会选用级配砂石、灰土或者水泥土,进行分层摊铺并碾压,每层的厚度不超过30 厘米,压实度要达到 93% 以上。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需要设置排水盲沟以降低含水率,必要的时候掺入石灰来加速土壤固结,换填之后要进行 7 天以上的沉降观测,以此保证地基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这项技术可从根本上解决路基病害,适用于湿陷性黄土或软土地区的道路改造。

二、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施工之前的质量控制工作需要构建一套包含各个环节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在施工前期,做好图纸会审以及技术交底工作,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共同核对道路线形、结构参数等一系列关键信息,针对老路病害处治方案制定专门的技术指南,在材料管控方面,要对沥青、水泥、砂石等各类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保证其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特别要关注补强层集料级配以及加固用浆液的凝结时间。此外,还需要核查施工机械的性能参数,比如摊铺机的熨平板宽度、压路机的吨位匹配度等,完成现场放样复核工作,明确路基边缘、检查井周边等关键区域的施工控制线,以此为后续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当中要开展动态监测以及工序管控工作,在老路处理阶段的时候,对于补强层摊铺厚度运用水准仪进行实时监测,压实度每 500 平方米检测 1 组,加固注浆的时候借助压力传感器来控制注浆量,每孔注浆完成之后要检测返浆率,基层施工期间,严格执行“ 三检制” ,也就是班组自检、技术人员复检、监理验收,重点检查换填层的分层碾压厚度以及含水量。针对检查井周边、路口衔接等薄弱部位,采用小型振动碾进行补强压实,并且留存影像资料,要是遇到降雨等特殊天气,需要及时覆盖未压实路段,雨后重新检测路基含水率,达标之后才可继续施工[2]。

(三)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施工后的质量控制重点在于验收评估以及缺陷整改,依据规范开展实体检测,像路面弯沉值、平整度、厚度依靠钻芯取样等方式来检测,检测所得到的数据要同步录入信息化管理平台。针对发现的局部坑槽、裂缝等病害,要制定专门的修复方案,比如运用热再生技术处理沥青路面病害。要完成施工资料的归档工作,包含材料合格证、检测报告、隐蔽工程记录等,以此保证可进行追溯。在通车之前组织预验收,模拟实际交通荷载开展试通行测试,观测路面沉降变形情况,等到所有指标都达到标准之后办理正式验收手续,以此保障道路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结语:

在市政道路进行改扩建工程时,合理选用老路病害处治技术以及严格把控施工质量,这是提高道路性能、保证通行安全的关键所在。未来需要结合新材料与新技术,优化处治方案以及质量控制模式,以适应城市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淑红.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时代汽车,2022,(09):197-198.

[2]方伟.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常见病害与处治技术[J].运输经理世界,2020,(16):71-72.

作者简介:吕有兵,1985-8 月,单位:,邮编:,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南邵阳,学历:本科,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道路与桥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