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不同降压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

梁金玉

唐山宝石花医院 063200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病因复杂,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1]。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可能无症状或仅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等,长期控制不佳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损害等严重并发症,显著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硝苯地平缓释片是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能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血压,起效较快,对控制血压有一定效果 [2]。然而,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部分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血压波动较大的情况,而且还可能伴有面部潮红、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耐受性和长期用药依从性。相比之下,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同样属于钙通道阻滞剂,但其治疗优势更为突出,它降压作用平稳持久,能更稳定的控制老年患者的血压,减少血压波动带来的风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少,耐受性更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长期用药依从性;此外,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对靶器官有更好的保护作用,更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长期使用 [3]。鉴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殊性以及两种药物的不同特点,开展不同降压药(硝苯地平缓释片、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对比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老年高血压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3 年 3 月 \~2025 年 3 月 9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利用随机抽签法分为 2 个小组(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45 例,参照组中男性 23 例,女性 22 例,年龄范围及均值( 60~74.67.02±1.18 )岁,患病时间及均值( 3~7,5.02±0.86 )年。试验组中男性 24 例,女患21 例,年龄范围及均值( 60~75,67.05±1.20 )岁,患病时间及均值( 3~8,5.08±0.90 )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无显著差异( P>0.05 )。

选入标准:①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经病史采集、体检、实验室检查及血压测量确诊)。 ② 知情同意并签署协议。③认知及沟通能力正常,无听力、视力障碍。剔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糖尿病或并发症。②生活不能自理或存在肢体功能障碍。 ③ 处于急性感染期(如流行性感冒等)。

1.2 方法

为确保研究数据的准确性,经与患者充分沟通后,需在医生指导下暂停当前降压药物,经适当洗脱期后开展治疗。研究期间将同步开展高血压健康管理指导,包括饮食调整、规律作息和科学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并通过定期随访提升用药依从性,保障治疗规范实施。

两组患者实施差异化给药方案:参照组每日固定时间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30mg/ 次,qd),试验组采用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5mg/ 次,qd)起始治疗。在为期 1 个月的干预周期内,研究团队将动态监测血压变化趋势,根据个体治疗反应进行剂量优化调整,并完整记录用药方案变更情况。所有给药操作均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规范,确保用药时间一致性(硝苯地平缓释片给药不受饮食限制)。硝苯地平缓释片生产厂家、批准文号及规格分别为北京红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238、30mg/ 片;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生产厂家、批准文号及规格分别为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356、5mg/ 片。

1.3 观察指标

(1)降压效果:显效:血压达标( SBP<140mmHg 且 DBP<90mmHg )或收缩压降幅⩾20mmHg ;有效:收缩压降幅 10-19mmHg 或血压显著改善但未达标;无效:未达到上述两项标准。总降压效果 Σ=Σ 显效率 + 有效率。

(2)不良反应:系统记录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头晕、头痛、面部潮红、心悸等不良反应事件。

(3)血压指标:采用标准水银柱血压计,由固定医护人员在恒定条件下测量患者坐位血压,记录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值。

(4)血脂指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表示, X2 检验,计量资料x ±s、行t、检验;采用SPSS25.0 软件对本文处理,(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降压效果互比观察总降压效果,试验组更高( P<0.05 ),具体见表1。

表1 组间降压效果互比(n,%)

2.2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互比

表2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互比(n,%)

2.3 组间血压指标互比

观察 SBP 和 DBP,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 P>0.05 ),治疗后试验组更低( P<0.05 ),具体见表 3AA 表3 组间血压指标互比( , mmH9 )

2.4 组间血脂指标互比

观察 TG 和 TC,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 P>0.05 ),治疗后试验组更低 ),具体见表 4

表 4 组间血脂指标互比( ,mmol/L)

3 讨论

高血压是老年人群高发的心血管慢性病,老年患者具有独特的血压特征,主要表现为收缩压显著升高、脉压增大,且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风险明显高于普通高血压人群。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这使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规范化诊疗面临新的挑战。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多病共存的特点,常同时罹患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代谢特点及药物敏感性差异,其降压治疗需要更加精准的个体化方案,需兼顾疗效与安全性。因此,探索适合老年人群的降压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包括五大类:利尿剂、β 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其中,钙通道阻滞剂因其显著的降压效果、起效迅速、单药治疗达标率高、耐受性良好以及适用人群广泛等优势,在高血压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的代表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和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虽然均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发挥降压作用,但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别。硝苯地平属于最早使用的一类钙拮抗剂,虽然它的缓释片比普通片作用时间更长,但吃药后血压下降的幅度还是会有明显波动:药物刚起效时降压作用较强,而在两次服药间隔的后期,降压效果会减弱,这种波动可能让血压控制不够平稳。苯磺酸左氨氯地平是更新一代的长效降压药,属于第三代钙拮抗剂,进入人体后,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能保持稳定,不会大起大落,而且降压作用持续的时间更长,正因为有这些药物本身的特性差异,硝苯地平缓释片和苯磺酸左氨氯地平在实际使用中表现也不一样:比如前者可能需要更频繁关注血压波动,而后者在长期稳定控制血压方面更有优势,这些差别直接影响它们在临床上的选择和使用方式。本研究对比硝苯地平缓释片(参照组)和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试验组)的控压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血脂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控压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血脂指标更低,血压控制更理想,这说明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比硝苯地平缓释片更合适,具体分析如下:1. 硝苯地平缓释片:作为中效 L 型钙通道阻滞剂,它的半衰期约 2-5 小时,缓释制剂延长作用时间,服药后 1-2 小时起效,作用能持续 12-24 小时。虽然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相对较短,所以通常需要每天多次服药才能维持降压效果 [4]。2. 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属于长效 L 型钙通道阻滞剂,半衰期长达 35-50 小时,服药后 6-12 小时起效,每天吃一次就能控制 24 小时血压,降压平稳且持久,能减少血压波动 [5]。从稳定性来看,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降压比硝苯地平缓释片平稳,坚持服用能让血压长期稳定在安全范围,降压效果更持久 [6]。从长效性来讲,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是第三代长效降压药,半衰期长,每天吃一片就能长效降压。在不良反应方面,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时,患者容易出现头痛、头晕、面部潮红、心悸等不适;而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偶尔有出现头晕、头痛,程度也比较轻,不用特殊处理,随着用药时间延长会慢慢消失 [7]。血脂和血压关系密切,长期血脂异常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血管的弹性,导致血压升高。本研究发现,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能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扩张外周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血压,同时对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也有一定改善作用,帮助患者更好的稳定血压和血脂[8]。

综上所述,与硝苯地平缓释片相比,使用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更为理想,其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对控制高血压进展更为有利。

参考文献

[1] 岳慧娟 . 不同降压药联合应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J]. 甘肃医药 ,2021,40(8):718-721.

[2] 吴章宝 , 刘延敏 , 李军 . 不同降压方案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和血压变化影响的网状 Meta 分析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32(1):32-39.

[3] 索学芬 . 不同降压药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比较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21(56):228-229.

[4] 岳岩 . 老年高血压给予降压药治疗的药学分析 [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39(5):73-75.

[5] 顾敏亮 , 蔡群 . 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安全性观察 [J]. 大医生 ,2020,5(24):69-71.

[6] 宋晴 , 李钦 , 王芳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清晨血压的影响比较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15(8):49-51.

[7] 卞海洪 , 黄秋娜 . 苯磺酸左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J]. 临床合理用药 ,2024,17(30):40-43.

[8] 刘文瑞 , 石海燕 , 阮红 , 等 . 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18(2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