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

作者

佘艺文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土门镇土门中心幼儿园

【引言】高质高效的开展劳动教育,能够使幼儿更进一步的融入于幼儿园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之中,帮助幼儿掌握最基础的自理能力,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综合素质的发展。但是以往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中出现了极多的问题和不足,导致幼儿的劳动教育不具有体系性、科学性和深入性,现在幼儿园应该加强和幼儿家长的沟通交流联系频率,集中幼儿园和家长的力量资源,促进劳动教育质量效率提升,所以现阶段落实家园共育开展多元化劳动教学活动具有极强的必要性,也成为了老师未来所需研究分析思考的关键。

一、充分运用家庭教育资源,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积极性

在为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加强和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联系,并依托于幼儿园之中的环境资源、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开展多元化的丰富化的劳动活动,有效促进幼儿劳动技能的提升,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综合素养的培育,让幼儿真切的感受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促使幼儿化被动劳动为主动劳动。

举例而言,老师在为幼儿进行指导和引领时,需要引导幼儿学习最为基础的浇花种种子等劳动,所以老师可以以种植活动为主题联系家长引进家庭资源。在教育过程中,老师首先让用幼儿回顾思考父母有没有种各类花草,父母是如何翻土播种浇水的,并向幼儿阐述有关的劳动技巧,在幼儿园之中为幼儿进行基本的劳动教育渗透。后续老师可以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布置种植任务,为每一位幼儿选择几个种子和一个花盆,在家庭里让家长陪伴幼儿一同完成种植任务,一旦长芽生长都需要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扬。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融合家庭、学校的各种资源,同时也能让幼儿的种植劳动学习更具有连贯性、体系性,使幼儿的理论水平得以提升,同时实践操作能力得以提高,实现劳动教育的深化和完善。

二、依托于亲子互动活动提高幼儿劳动能力

通过实际走访调查发现,有部分家长对幼儿存在有过强的保护欲。很多事情不放心让幼儿自己动手,在家里都是大包大揽,但是这导致幼儿的自理能力、综合素质、劳动素养始终未得以全面提高,也在这种理念下导致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为此,现阶段老师应大力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使家长的不当教育观念得以转变和更新,真正依托于亲子互动活动,提高幼儿的生活劳动能力、劳动素养。

举例而言,为更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劳动素养,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老师就为幼儿开展了穿衣服、叠衣服等亲子竞赛活动,邀请幼儿家长也来到幼儿园中与幼儿一同参与比赛。老师需要为幼儿准备各式各样的衣服,多种颜色,多种类型的上衣和裤子,老师先让幼儿到穿衣区,把这些衣服放置到叠衣区,然后再和家长一同叠衣服,限时 1 分钟,哪一个亲子组合在 1 分钟内叠的衣服最多哪一组获胜。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的趣味性、互动性,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深切感知到自己劳动能力素养的提高,同时在游戏活动的激励下,幼儿在家庭里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帮助家长完成各种力所能及的劳动,从而帮助幼儿化被动劳动,为主动劳动,将劳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以加强合作为基础,创建主题教育活动,渗透劳动教育

在幼儿园阶段,老师需要为幼儿构建出多元化的园本活动主题活动,让幼儿能够在互动沟通交流有趣味性的环境和氛围之下开展劳动,从而有效实现劳动教育的可行性提高,幼儿参与到劳动教育之中的积极性提升。为此老师可以以劳动为出发点,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联系,构建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幼儿获得掌握最基本的劳动技能。

举例而言,老师就为幼儿开展娃娃家主题活动,结合劳动教育的实际要求,为幼儿布置了不同的活动区域,幼儿需要在娃娃家主题环境之中运用海绵洗碗、扫帚拖地扫地、抹布擦桌子、脸盆接水擦玻璃。让幼儿以分组合作的形式模仿家长做家务的样子,从而学习最基本的劳动技能,并在此过程中感知家长的不易。接着老师还需要和家长保持联系,以月度为单位让家长监督幼儿每天都做力所能及的三件家务劳动,及时掌握幼儿在家庭之中的表现情况,并不断使幼儿将学习的劳动技能运用熟练,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教育需要更进一步加强和家长的交流联系,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为幼儿营造出一体化的、优质化的、完善化的、可靠的劳动教育环境和氛围,真正让幼儿沉浸于不同的环境氛围之中获得劳动技能劳动水平的提高,为后续幼儿成长成才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史丛丛 . 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探究 [J]. 考试周刊 , 2025,(09): 164-166.

[2] 李智敏 . 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 [J]. 家长 , 2025, (06): 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