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慧图书馆背景下文献资源建设与个性化阅读推广的融合

作者

颜华 黄卉子

河北美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700

引言

随着技术革新的步伐越来越快,用户阅读习惯和行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阅读需求逐渐由传统纸质文献向电子资源转化,图书馆传统管理模式无法满足跨媒介资源整合共享以及精准服务需求 。所以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借助技术手段加快智能化发展,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于文献资源建设以及个性化阅读推广中,一方面优化资源配置与服务流程,另一方面实现资源互联互通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互动式阅读体验。基于此,本次研究以智慧图书馆为背景,重点分析如何借助技术手段促进文献资源建设与个性化阅读推广,通过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旨在为图书馆行业创新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文献资源建设的智慧化转型

(一)‌全域资源整合与共享

图书馆智慧化发展过程中,实现全域资源整合与共享是关键。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精密度较高的扫描仪、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对现有纸质资源、电子图书、期刊数据等不同类型的文献进行整合,将这些海量文献快速且准确的转化为利于储存、检索、共享的数字化文献 [2]。与此同时通过光学字符识别技术高效识别印刷、手写文档中的文字信息,在此基础上转化为能够编辑、便于搜索的文本格式,既可以保证文献完整性,同时又增加了互动性功能,用户可以运用书签添加、文本注释、高亮显示等功能快速查阅到需要的文献内容。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借助微服务架构积极开发 API 接口,实现馆内文献资源与教务系统、城市文化云平台的有效衔接,实现全域资源合理调度,高效共享。

(二)‌资源数字化与特色库建设

在资源数字化建设中,不同的文献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形成多模态资源处理体系,其中纸质文献可通过高精度扫描仪实现数字化,一些珍贵的古书籍则使用非接触式扫描设备,以达到保护原件的目的,文本文献则使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实现可检索化,音视频资源则利用流媒体技术高效存储与传输,构建独立的元数据库,并标注关键信息。同时,还可以积极开发以地方文化、学科专题为重点的特色数据库,例如将地方文献、文物整合在一起,借助技术手段构建三维模型,以文本、图像、地理信息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充分体现文献资源建设中的文化传承价值。

(三)‌动态资源优化配置

图书馆可运用 RFID 技术对图书馆内文献资源进行精准化定位,通过错架提醒功能及时提示管理人员合理调整书籍位置,便于管理者实时观察图书流通状态,并根据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借阅需求趋势进行预测,进而自动生成采购、调配建议;而智能分拣系统的运用可将图书自动分类及归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错架率,缩短了图书“空档期”。

二、个性化阅读推广的技术驱动

(一)‌用户画像与精准推荐

图书馆可以构建文献资源智能推荐系统,系统会全面捕捉与精准分析用户阅读行为,其中包括借阅记录、检索习惯、浏览时间等关键数据,通过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运用深入剖析数据规律,进而形成读者画像,根据读者需求、喜好自动生成个性化文献推荐书单,保证用户能够及时且准确的获取到需要的文献资料。智能推荐系统会结合用户反馈对推荐策略进行合理化调整,使双方匹配度更高。

(二)‌多模态交互场景创新

图书馆可以利用 VR、AR 技术为用户提供情景式服务,对图书馆实景进行模拟,用户便能够借助移动设备实现虚拟取书,同时还可以构建咖啡厅、影像厅等多元化的阅读场景,用户在惬意的环境中阅读,既能够畅游于书籍的海洋,同时又可以从中获得趣味性体验。此外,还可以增设“数字人陪读”功能,当用户在阅读中遇到难以理解的公式、语言时,可以随时与“数字人”交流,由“数字人”答疑解惑,提高阅读的效率,增强阅读体验。图书馆智能终端中自助借还机、朗读亭、书法机等先进设备的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场景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休闲阅读、深度学习与交流等多元化需求。

(三)‌社群化与互动推广

图书馆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APP 等平台构建以读者为核心的阅读社群,其中包含资源搜索、活动预约、社群讨论等多种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此社群享受一站式阅读互动服务,在线上读书会、文化沙龙、朗诵大赛、诗词诵读等交流过程中,积极参与各种阅读活动,或在阅读闯关、剧本围读会中与作者探讨及分享心得、感想。在社群化推广中,图书馆可以增设激励机制,驱动用户参与,通过设置“阅读之星”评选、积分兑换机制,激发读者持续参与热情。图书馆也可以与社区、学校联合开展“数字文献资源科普”活动,使用户更加了解馆内藏书类型,掌握智能检索功能。

结语

智慧化、智能化是信息技术时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文献资源建设与个性化阅读推广的有效融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服务效能,充分体现图书馆的服务特色 [3]。在技术支持下,数据作为纽带,用户价值为核心,二者共同构建了基于读者需求的智慧化服务体系,通过资源数字化重构知识获取路径,以个性化服务激活读者参与,一方面使文献资源更加丰富,另一方面用户阅读体验更加多样。

参考文献:

[1] 刘彧 , 胡志航 . 基于用户需求的文献资源动态建设与图书馆品牌塑造 [J].中国品牌与防伪 ,2025,(07):220-222.

[2] 雷彩云 .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推广探究 [J]. 现代阅读 ,2025,(10):43-45.

[3] 陈 旭 . 高 校 图 书 馆 文 献 资 源 建 设 与 推 广 策 略 研 究 [J]. 造 纸 信息 ,2024,(02):115-117.

作者简介:颜华,女,汉,新乐市,本科,助理馆员,文献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