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视觉传达设计变革挑战与突破路径
董欣悦
亳州市谯城区委统战部 236800
一、人工智能赋能视觉传达设计变革挑战
针对人工智能赋能视觉传达设计带来的变革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则可得知,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思维与创造主体性存在的冲突愈发显著。人工智能赋能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以智能算法与数据作为主要驱动力量,而这 便于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人文思考、情感表达等存在明显冲突。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算法的运用虽能够在深度学习海量数据信息的基础上,设计出与主流需求更为契合的视觉方案,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极易出现严重的同质化问题,且作品大多缺乏思想内涵。同时,设计师在运用人工智能工具展开视觉传达设计活动时,往往会因过度依赖算法而逐渐不去主动思考,这不仅会严重影响视觉传达设计具有的主体性,还会导致设计成果逐渐无法契合人们在精神层面提出的本质需求[1]。
2、技术应用存在的局限性与伦理风险。现阶段,视觉传达设计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仍存在较为显著的局限性。如,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像生成算法的应用虽能够为设计师提供多元化的视觉素材,但是,图像生成算法本身并不能够针对艺术细节部分进行深度处理,从而导致特定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所要表达的具体意图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再加上人工智能在数据深度学习方面多以已有作品为主,这便导致视觉传达设计中极易因版权界定因素而引发纠纷。同时,算法本身存在一定偏见,如若算法训练环节存在偏差,则会导致算法提供的视觉素材涉及歧视等元素,进而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严重的伦理规范挑战。
二、人工智能赋能视觉传达设计突破路径
(一)转变设计思维明确创作主体
人工智能赋能下,为有效应对视觉传达设计面临的革新挑战,则需将设计思维的转变重点关注起来,从而通过“人机协同”设计思维的有效构建,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中人工智能具有的工具属性进行明确,并借此确保视觉传达设计的核心不会因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而遭受影响。
在此期间,设计师还需进一步深化对于文化内涵、社会价值等多个层面的挖掘层次,并在人文视角的指引下,使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于视觉传达设计创意边界的合理拓展。同时,设计师还需以跨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为基础,通过多学科知识、技能的融合应用,不断提升自身问题分析与创新等综合能力素养,以便促使其创造出的视觉传达作品能够兼具技术性与人文性[2]。
此外,完善视觉传达设计师激励机制,并予以设计师个性表达充分尊重,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基础上,使人工智能赋能下,视觉传达设计主体性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完善技术应用体系全面规避伦理风险
为有效突破人工智能赋能视觉传达设计在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并实现对于相关伦理风险的全面应对,那么便需做好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体系的完善工作。对此,需依据视觉传达设计发展需求,增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发投入力度,并以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存在的短板为基础,从算法艺术理解、处理能力层面出发,使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在深度理解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元素的同时,确保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生成的素材能够具备更为良好的质量水平,在此期间,为避免侵权等负面行为的发生,还应依托数据管理与审核机制的建设,针对人工智能算法生成数据的来源进行明确。
伦理风险应对方面,需通过组建伦理审查工作小组的方式,从道德、价值等层面出发,针对人工智能生成的素材内容进行深度评估,以便依据评估结果及时发现、处理人工智能算法在数据学习期间存在的偏见。最后,加快推进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统一化技术应用标准、伦理规范等制定工作,组织企业、设计师从合法合规性视角出发,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引入与应用的合理性,最终在有效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人工智能赋能视觉传达设计创新发展提供充分保障。
(三)优化行业整体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在人工智能赋能下,视觉传达设计行业正朝着高端化方向不断发展着,对此,需引导视觉传达设计师,依托创意策划等方式,在充分凸显人类思维特征的同时,有效规避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所引发的作品同质化问题。同时,加快推进产学研协同机制建设步伐,通过针对高校、企业等创新发展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使其能够共同参与到人工智能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研发工作中,以便实现技术应用等技术性内容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内容的深度整合,进而在科学优化行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真正培养出既具备专业设计素养与能够充分掌握人工智能技术手段的综合型人才[3]。
最后,强化行业专业培训力度,为现有视觉传达设计师提供多元化提升机会,促使其能够通过参与行业培训活动的方式,全面顺应行业发展步伐,最终为行业生态结构的优化调整及人工智能赋能下视觉传达设计创新发展注入全新力量。
(四)依托用户体验与专业价值平衡处理助力设计创新
视觉传达设计革新方面,为确保人工智能赋能作用能够得以充分发挥,则需将用户需求与设计专业性评估的有机融合重点关注起来,并借此实现对于数据信息过度依赖等问题的有效应对。在此期间,视觉传达设计师需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深化对于用户体验的分析层次,并通过人类认知、情感等综合研究工作的有序实施,确保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能够具备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进而在充分契合用户情感、文化需求的同时,为用户审美提升提供助力。此外,还需做好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人工智能交互方式的创新工作,从而通过人工智能的合理引入与应用,为用户打造更具沉浸性的体验情境,以在高度平衡用户体验与专业价值的基础上,使视觉传达设计创新发展目标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与视觉传达设计的有机融合在给视觉传达设计创新发展带来全新机遇的同时,也导致视觉传达设计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变革挑战。对此,需基于变革挑战分析,加大对于视觉传达设计创新发展突破路径的研究力度,以便依托人工智能赋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为视觉传达设计工具、理念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洁萌. “智能+”时代下 AIGC 赋能视觉传达设计表达与创作 [J]. 上海包装, 2024, (08): 32-34.
[2]陈俊伟. AIGC 赋能视觉传达与创作——以《兽骨墨风》为例 [J]. 上海包装, 2024, (07): 37-39.
[3]图雅. 数字赋能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研究 [J]. 大观, 2023, (09): 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