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初探

作者

申雄涛

米脂县华润希望小学 陕西榆林 718199

前言: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其涵义包含语言运用,思维发展,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语文课堂应以学生为主导,规划具有层次的教学活动,达成素养的内化并优化。本文将会从情境创设,深入阅读以及创意表达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联系典型课例,阐释其在核心素养培育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意义。

一、创设真实情境,在语言运用中培养建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强调学生在真实的或拟真的语言环境中,主动地积累言语经验,掌握言语规律,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验、充满情感的真实情境,可以调动学生言语表达的愿望,帮助他们整合和内化语言知识。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的、情境的实践过程,语言学习更是如此[1]。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重情境的真实性、趣味性,让学生身临其境,置身于模拟的交际场景中完成任务。

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教师可以安排一个“角色扮演”的情境任务,让学生分组扮演小蝌蚪、鲤鱼、乌龟以及青蛙等角色,按照课文情节展开对话创编并表演,一个学生扮演小蝌蚪,用疑问的语气向“鲤鱼”打听妈妈的样子,另一个学生扮演乌龟,慢条斯理地描绘青蛙的特征,在这个过程里,学生要领会课文内容,找出关键信息,然后变成符合角色特点的语言表述。教师让学生加入自己的想象,如让小蝌蚪着急地说话,或者借助动作帮助语言描述。表演完之后,大家一起评议各组语言是否准确、生动,是否体现了角色的心情变化。这样的情境任务把语言学习融入到生动的故事当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迎上去”“追上去”这些方位词怎么用,而且也练习了对话创编、情感表达以及合作交流这些能力,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语言建构素养。

二、引导深度阅读,在文本鉴赏中促进思维发展

深度阅读是培养思维品质的重要路径,它指向的是让学生跳脱出文字表面,走入文本核心,展开分析、评判、创造之类的高级思维活动。阅读就是读者和文本的交流过程,包含着提取信息、整合解释、反思评价等多种认知环节[2]。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安排有难度的阅读任务,引领学生注意文本的语言特点、结构安排以及情感韵味,养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文本细读策略看重,对于那些关键词句、修辞技巧和篇章结构展开细致分析,有助于学生找到文本的深层含义,从而建立起语言同思维的联系。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充满童趣的科学童话,语言生动,结构清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多层次的阅读活动。初读课文时,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精读课文时,教师提出问题:“蒲公英妈妈为什么给孩子们准备降落伞?”学生需要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推测“降落伞”是什么意思,然后说一说它的表达效果。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课文中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用表格概括出它们的特点,然后说一说自己觉得哪一种最巧妙。学生试着仿照课文句式,创编出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新办法,比如“柳树妈妈借助风的力量,让孩子们飘向远方”。

三、鼓励创意表达,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属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部分,与学生对于语言之美、形象之美以及情感之美的感知和创作能力紧密相关。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应仅仅局限在文学知识的传授上,还要融合到语言实践活动中去,促使学生学会寻找美,体会美并表现美,创意表达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给学生给予了自由抒发情感,展示想象力的机会。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会调动自己已有的语言储备,联系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审美感受,开展个性化的艺术创造,教师要营造出开放且包容的表达环境,推动学生冲破固定的思维模式,采用多种表达手段和修辞技巧,来充实言语的表现力。

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时,老师安排学生做“校园之美”创意写作活动。学生朗读课文,圈出描写校园景物和人物活动的优美词句,比如“鲜艳的服装”“鸟儿歌唱”之类的句子,体会文中表现的和谐美好氛围。老师带学生看自己的学校,留意校园里的树木,建筑,同学们的活动,回忆校园生活的温馨片段。学生选一个最喜爱的场景,试着用文字把它描绘出来,要用到比喻,拟人这样的修辞手法,让表达生动起来。一名学生写道:“操场边的梧桐树像一把绿色的大伞,为我们遮挡阳光;下课铃声一响,同学们像快乐的小鸟飞出了教室。”写作完成之后,学生相互交换评赏,选出“最美片段”,并陈述理由。

总结: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可将情境创设助力语言建构,深度阅读驱动思维发展,创意表达提升审美素养,三者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晓凤.小学语文教学与核心素养融合路径分析[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5,(09):66-68.

[2]周金秀.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提问的策略[J].读写算,2025,(26):61-63.